银行理财产品年底“翘尾”
平均预期收益率重返4%以上
2016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银行陆续推出理财产品。
     本报记者 张夫稳
  市民李先生经常会选购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他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上涨了不少,基本都在4%以上,一些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接近5%。他感觉,年底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翘尾行情来了,最近购买是比较合适的。
  李先生说,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徘徊在4%左右,今年4月份国有大型银行的理财产品甚至一度跌破3.5%,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一蹶不振”,大约到了今年9月份有所好转,但也鲜有超过4%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12月中旬之后,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开始上涨,基本都在4%以上了。”
  银行理财年底走高
  进入1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开始普遍上涨,一些监测数据也证实了李先生的说法。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12月19日—25日)243家银行共发行了1549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较前一周增加了125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07%,上升了0.14个百分点。
  在济宁,预期收益率高于4%、接近5%的银行理财产品此前罕见,进入12月份逐渐普遍起来,并呈现日渐走高趋势。比如,某股份制银行济宁分行本月中旬推送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在4.2%或4.3%,而20日起售的一款为期84天、起购金额5万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4.5%,27日起售的期限47天、起购金额5万元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到了4.6%;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济宁分行20日之后销售的期限在40天—9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到4.7%之间,28日起售的期限86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在4.6%—4.8%之间。
  某国有银行济宁分行理财经理张女士说,到了年末,资金面持续紧张,银行为应对各项考评,普遍会选择在12月份较大幅度提升理财产品收益率吸引市民投资购买来冲击规模,这便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底“翘尾”行情。
期限收益出现倒挂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率应该越高,不过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进入12月份预期年化收益率走高的理财产品,收益与期限出现了倒挂,一些期限短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反而高一些。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今年12月发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对应的期限普遍在36-65天。以12月的第二周(12月5日—11日)发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发行数量最多的是期限为1-3个月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7%;3-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为3.91%;而6-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5%,12-24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仅有2.94%。
  在济宁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这种期限和收益倒挂的现象也较为明显。以某股份制银行济宁分行26日发售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起售金额5万元,期限3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5%,97天的4.4%,182天的4.3%,期限越长预期年化收益率越低;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济宁分行22日发售的一款(A款)理财产品,5万起售44天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4.6%,而23日发售的同期D款、5万起售100天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却为4.5%,不难看出,6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期限收益倒挂。
出手选购锁定收益
  受经济下行影响,今年大部分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徘徊,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到了年末收官阶段普遍冲高到4%以上。“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成本在4%的水平上,到了年底银行给出4%以上的理财收益率,属于不赚钱赚取人气的做法,目的在于吸引投资者,回笼短期资金去匹配长期资产。”上述国有银行济宁分行理财经理张女士说,未来利率市场走高趋势并不明朗,银行虽然在年底提升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但不愿意用高收益去锁定长期资金,这就是年底理财产品市场收益率和期限出现倒挂现象的重要原因。
  张经理说,年底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应该是暂时性现象,面对年底理财市场,广大市民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年底资金流动性要求来选购理财产品。“除了结合时点出手‘秒杀’外,最好能够选购一些期限较长收益率也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做出一些流动性牺牲,来锁定较低风险收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