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对外开放纵深简政放权
2017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金融开放
  关键词解释:
  广义上的金融体系开放几乎涵盖了金融自由化的全部内容,它是提高我国金融体系包容性与金融供给有效性的核心要义。
解读人:
  张志元 山东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

  本报记者 张頔          

  与实体经济相似,在经历了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之后,我国金融领域逐渐暴露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的总供给规模扩张迅速,近几年间,从商业银行到P2P平台,各种类型的金融、准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机构间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金融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另一方面,来自企业、个人等微观个体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却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比如,大量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的筹资需求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满足,因此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等方式火中取栗;又如,部分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被高利润吸引而前赴后继地冲入了一个又一个庞氏骗局,这些都是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具体表现。
以金融开放清除金融抑制
  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既不利于金融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体系实现其经济发动机的作用,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因此,旨在理顺金融供需关系,提高金融体系有效供给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在张志元看来,作为一项以提高金融体系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仍然是一个消除金融抑制的金融自由化过程,而金融开放则是一个主攻方向。
  广义上的金融体系开放几乎涵盖了金融自由化的全部内容,在张志元看来,它也是提高我国金融体系包容性与金融供给有效性的核心要义,可以从横向开放与纵深开放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所谓横向开放,即狭义上的金融开放,主要是指我国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引进来,走出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外开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利用多个市场、多种资源、多方智慧以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效供给能力。一方面,国外成熟机构的金融资源、专业技术可以直接为我所用,比如说,一些具有全球分散化投资需求的高净值人士,其财富管理需求就可以由具有发达的私人银行业务能力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来满足。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在与国外成熟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也能较快的提升自身的经营发展能力。
三管齐下推进纵深开放
  至于金融体系的纵深开放,其内涵则更为宽泛,张志元认为,除对外开放以外的金融领域内的全部旨在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机制都属于金融体系纵深开放的范畴。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体系的纵深开放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金融资产价格体系的开放。长期以来,在严格的管制之下,我国的利率、汇率、股价等主要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这虽然在一个时期当中起到了稳定金融、集中资源的作用,但时至今日,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其弊端已暴露无遗,因此,应当进一步深化对金融资产价格形成和管理机制的改革,这即有利于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将有利于广大群众分享改革红利。
  其二,金融机构体系的开放。近年来,民间金融活动盛行于大江南北,由其导致的金融风险事故也频频见诸报端。在提醒我们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该现象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正规金融机构体系有效供给能力的不足。由于投融资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以满足,大量企业、个人才不得不火中取栗,刀锋舔血,冒险将这些需求诉诸非正规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势必要涉及到对金融机构体系结构的改革,而不管是从先发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国的现状出发,金融机构体系的开放都是大势所趋。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提高包容性的措施,将目前处于灰色地带的金融组织和活动纳入到正规金融体系当中,置于审慎的监管之下。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充分动员既存金融活动的服务能力,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效供给能力。
  其三,服务受众的开放,也就是金融普惠性的提高。与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相似,目前,我国的金融资源分布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高质量金融资源在其逐利属性的作用下正加速向发达地区、富裕阶层集聚,部分贫困的偏远地区已经出现了金融排斥的现象。从长期来看,这既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必须改革金融供给结构,扩展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提高金融供给的普惠性,力争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