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之间应是战友而不是敌人
2017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小蒙   
  一块纱布引燃医患冲突
  10月30日,山东某电视台对一起医患纠纷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山东潍坊一名女子在剖腹产生下孩子之后,两个月内寝食难安。后经检查发现,腹中竟然有手术时医生“忘取”的一块纱布,而患者对此并不知情且多次协商取出未果。
  随后,潍坊妇保院就此事发表声明,称该女子系高危孕妇,2016年8月28日行剖宫产术时出现胎盘植入、出血迅猛等紧急情况,医生遂采取纱布止血等措施。8月29日,在取纱布条过程中,医生发现有部分纱布条取出困难,余留纱布条2cm左右,并当即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告知可观察半月左右待可吸收线吸收后纱布条自行脱出,如不能脱出时可在超声引导或宫腔镜下取出,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
  报道一出,原本脆弱、敏感的医患关系再次凸显。不少观众将矛头直指潍坊妇保院,痛斥医院和医生“无良”。而随着此后更多细节的披露,剧情和舆论一度发生反转。众多医疗行业工作者也迅速反弹,在对此事件进行专业解读的同时,也纷纷发声吐槽反思。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万希润教授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通过纱布压迫和缝扎最快止住患者大出血保留了患者子宫,抢救医生做了最优选择,而不是切除子宫这样简单的方案。
重建医患信任
更需要法制保障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命,而抢救往往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拿出最佳方案,难免无法面面俱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魏丽惠坦言,人体不是机器,即使机器也会出现不合格品,对于医生的过度苛责和猜疑,可能会让医生不愿承担风险。
  同时,业内也有担心,“纱布门”造成的最大危害,或是医生不敢填塞纱布止血,而是选择直接切除子宫。而现实是,近年来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全面放开二孩以来,拟生育二胎的部分为高龄产妇,部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女性,很容易出现上述提到的各种风险。如果医生对全力抢救心有顾忌,这对于患者来说将是极大的损失。
  魏丽惠在多年的执业经历中,明显感觉患者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纱布门”也只是极端的个例。“事件背后折射出当前医疗体制的一些困境,医生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医疗环境的恶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生想要逃离。”她坦言,这样的结局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她同时期盼,医生和患者都应当了解,医患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而医生把自己工作做好不出错,受益最大的是患者。她希望“纱布门”成为促进医患和谐的新契机,而非挡住医患信任的一堵墙。“医学的进步离不开患者的宽容。重建医患信任,需要理性的社会心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更需要有力的法治保障。”

  纱布门事件被国内媒体广为报道。(资料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