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创城
2017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00万元
  2016年市级食品检测经费超过2100万元,同时安排500万元用于市场快检托管政府购买服务。

26000平方米
  市政府新建26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楼,将食药、农业、海渔、畜牧、粮食等部门的检测机构整体迁入,改善实验条件,提升检测能力。其中,食药检测中心面积近10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达5000余万元,具备了检测28大类食品的能力,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累计投入2582万元用于执法装备配备和镇街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财政投入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52种
  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高毒农药政府储备制度,实施了农药经营告知和购买农药实名登记制度,严禁52种高毒农药市场销售流通。

100%
  2016年共收到群众咨询和投诉举报7221件,同比上升55%,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2387件
  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重点实施了“三九九”“洁餐”“扫雷”“飓风”“绿箭”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食用油、肉、大桶水、蔬菜、中药饮片、高风险医疗器械和打击非法添加、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黑交易等整治行动,2016年1-11月份共查处食药案件2387件。加大监督检测力度,全年抽检食品食用农产品近5万批次,达到千人5批次,其中市局完成食品抽检13706批次;抽检药品1178批次,食品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名列全省前茅。
268人
  公安部门严打食安犯罪,2016年共对268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形成了强力震慑。
32276家
  通过组织开展“亮企”“亮店”“亮厨”行动,督促生产经营者悬挂《食品安全公示牌》,公示证照、告知书、原料进货票据、健康证等,让进店入场的消费者变成了监督者,推动市场自我净化。目前,全市共有31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2276家食品流通单位和1913家餐饮单位实现了阳光“亮化”。

1405个
  全市“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05个、畜禽产品520个、水产品205个,发展农产品基地550万亩、水产品基地90万亩,共创建“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食品流通示范店、餐饮服务品牌示范单位279个,创建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8万多批次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和政务网站,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行风上线、电视议事厅访谈等形式,及时公开所有行政许可、稽查案件信息,并在全国首家公开全部检测结果信息,去年以来全市共公布监督抽检结果8万多批次,曝光企业不法行为和不合格食品,有效激发了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引导了公众消费,倒逼了企业自律。
1.8万多个
  规范和引导1.8万多个各类行业协会、合作社等联盟组织,建立健全各自食药安全规章制度,形成内部自清、自律、自觉的约束机制,放大利益共同体效应,既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诚信自律水平,又解决了监管力量不足的难题,实现了集约监管。
619491批次
  2016年1-11月份各市场累计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619491批次,将检出的739批次不合格产品全部予以销毁。其中潍坊南下河快检室自托管以来,由原先每天检测不足40批次增加到现在的230批次左右;与托管之初相比,该市场的蔬菜和肉类合格率分别提高了1个和2个百分点。目前,流通环节快检的效能已有效传导到了种养殖环节,很多种养殖业户主动送检产品,以防产品进入市场后抽检不合格而遭受损失。

13多万册
  构建了以网络、电视、咨询电话、广播喇叭为载体的“空中四条线”和以每个村居一条宣传街、一个文化大院、一个公示栏和一张服务卡为阵地的“地上四个一”基层食安“双四”宣教新模式,实现“空中地上”立体发声。制发了光盘和磁带2.2万多盘,编印了食安常识手册《打开舌尖上的问号》13多万册,让村居的广播喇叭为食药安全宣传响起来,让村居街道、文化大院成为食药安全常识宣传阵地,将食药监管法律法规和食药安全常识推送到每一个村居,送进千家万户,极大提高了公众辨假识假能力和参与监督的主动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