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解决执行难给出时间表
今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执行难”
2017年0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日,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泉民作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16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40.2万件,结案138.9万件,结案标的额4841.5亿元,同比分别上升9.3%、9.6%和15.4%。

  本报记者 宋立山         

 推进家事审判,审结14.2万起家务事
  2016年,我省法院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促进修复家庭关系,审结婚姻家庭纠纷14.2万件,4个基层法院被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单位。加强人身权益保护,审结人身损害、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等案件12.3万件。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在法治社会,法官不但要能断家务事,还要善于清断家务事。”一名法律界人士介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关系到社会和谐和个体幸福,除了道德的约束外,必要时需要司法力量的介入。以离婚诉讼为例,法官的庭前调解作用不可小觑。同时,对于极端的家庭暴力案件,法院可以通过使用人身保护令,充分保护妇女权益,避免酿成家庭悲剧。

 建被执行人房产等信息网络查控体系
  白泉民介绍,2016年我省法院全面加强执行工作,执结各类案件37.3万件,执行到位1694.7亿元。白泉民说,我省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2017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点推进省份,目前,全省法院普遍设立执行指挥中心,建立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工商登记、证券交易、不动产等信息的网络查控体系,在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机制,对77.9万人(次)在申请贷款、市场准入、高消费、出境和乘坐飞机、高铁等方面进行限制。白泉民表示,今年年底前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
  省人大代表、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主任郝纪勇认为,破解执行难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执行难,个案不同,原因各异,比如有的被执行企业暂时困难,可以变通思路,不必一味查封拍卖,导致两败俱伤,可以通过重组、债转股等方式妥善解决。

 探索“谁审判谁负责”运行模式
  白泉民还介绍了我省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进展,2015年我省法院系统严格法官入额标准,认真执行员额比例,经过考核、考试等程序,遴选出7553名员额法官建议人选,充实一线办案力量。
  探索实行“谁审判谁负责”的新型审判权运行模式,制定《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独任庭、合议庭工作机制规定》等配套文件,坚持院庭长办案常态化。
  “员额制改革是关系到司法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郝纪勇认为,向一线办案人员倾斜,充实了办案力量,提高了法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司法运行效率。同时,院庭长多是审判业务骨干,坚持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有利于改变过去“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弊端,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