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办灯会
2017年0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晓燕
  小时候,我和两个哥哥因为搭邻居的便车去城里看了一次灯会,便对灯会念念不忘。五彩斑斓的花灯,妙趣横生的灯谜,我们常在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言语中流露出想再去看灯会的渴望。可是,家乡的小村距县城遥远,交通不便,我们没有机会再去。
  那年,除夕刚过,还未等我们念叨灯会的事,父亲神采奕奕地向我们宣布:今年,他要为我们办灯会。父亲办灯会,听起来真新鲜,我们心中充满期盼。
  撂下话,父亲开始准备,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彩纸和精心挑选的芦苇、木条,开始绑扎起来。当然,父亲也不会让三个小将闲着,大哥帮着绑扎骨架,二哥负责裁纸,心灵手巧的我当然是描绘花纹了。在父亲的指挥下,我们忙成一团,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之前那些天,虽然我们忙得没空出去溜达,累得手脚酸痛,可想象着漂亮的花灯即将在自己手上诞生,心里便美滋滋的。
  元宵夜来临之前,花灯终于做好:红彤彤的柿子灯,乘风破浪的帆船灯,优雅大气的书籍灯,喜气洋洋的南瓜灯,一个个,一排排,挂在房檐下,摆在院子里,放在书桌上,年味在我们手上过到了高潮。灯会除了灯,也少不了灯谜,父亲从旧报刊上翻找来几十条灯谜,挂在元宵灯的旁边,只等着聪明的我们去揭晓答案。
  母亲说,要有锣鼓声,就更像灯会了。元宵夜,吃完元宵,大哥便把从邻居家借来的录放机打开,欢天喜地的乐曲声响起,我们的灯会便拉开了帷幕。
  那一晚,我们比在城里看灯玩得还要尽兴几倍,因为那是我们自己动手办的灯会呀!更让人高兴的是,一些邻居也来参加我们的灯会,乐不思蜀的同时,更留下了一声声赞叹。
  从那年起,父亲策划的灯会办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各奔东西,元宵夜里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小院,才变得安静下来。因为,家里没有了我们,父亲再懒得动那心思。
  今年元宵节前,打电话过去,问父亲可曾做灯,母亲说,只做了两个小灯,挂在房檐下,算是应景。我眼前忽然出现了两位老人坐在安静的小院里,看着两个寂寞的灯笼的情景。想着想着,泪水已经流到腮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