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弟聚餐 “撂”倒八人
原来是误把农药当调料,所幸发现抢救及时
2017年02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5岁的滕州小伙淼淼(化名)每年都要同好哥们儿聚餐。1月31日,农历大年初四,九个小伙伴在家中把盏相聚,共同庆祝新年。没想到做饭过程中误把农药当成调料,致使八人中毒,其中两人较为严重。所幸经过及时抢救,所有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两名重症患者都转到普通病房,进行健康恢复。
  文 本报记者 甘倩茹 马明
本报实习生 王琦

误把农药“呋喃丹”
当成淀粉

  大年初四,淼淼和其他八个好哥们儿在其中一人家中聚餐,除了他们几个,附近的亲戚也按照当地风俗来“看亲戚”。于是年初四这天,高朋满座,很是热闹。过年待客自然都拿出看家的厨艺,因为亲朋众多,开了两桌家宴。淼淼表示,当天饭菜都很可口,朋友们吃喝都特别尽兴。当最后一道压轴大菜肘子上来后,也接近了家宴的尾声。
  吃完肘子不久,淼淼感觉头晕站不稳、呼吸困难,刚开始还觉得是不是和喝酒有关,但是一位因开车没喝酒的朋友也出现了不良症状,此时也有其他人感觉不舒服。家人见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且开私家车送了几个人去医院。
  淼淼告诉记者,当天有八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六人出现呕吐后,症状减轻了很多,经过一两天的救治,六名轻度患者就已经康复出院。而淼淼自己和另一名朋友没有呕吐,有毒物质仍在体内,所以中毒较为严重。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一急诊科大夫表示,两名严重中毒患者出现了昏迷抽搐症状,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了抢救。为了确定中毒原因,滕州中心人民医院联系了北京307医院进行了毒检,检测结果为农药“呋喃丹”中毒。
  据了解,“呋喃丹”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杀线虫剂,纯品为白色结晶。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呋喃丹高毒农药,不能用在蔬菜和果树上。呋喃丹对鸟类危害性最大,一只小鸟只要觅食一粒呋喃丹足以致命。
经历“劫难”,
兄弟感情更加深厚

  25岁的淼淼喜欢交朋友,这次出事时是和八个志同道合、年龄相仿的朋友聚餐。他们几人约定,每年春节过后,都去其中一位兄弟家进行家庭聚餐,以增进感情。那么,在做饭时怎么把农药当成调料的呢?
  淼淼的母亲介绍,年前家家户户都会打扫自家庭院。淼淼聚餐的朋友家打扫卫生时在菜橱子上发现了用塑料袋装的白色晶体,形似淀粉,就从橱子顶部拿下来了。“做肘子的时候误把它当成淀粉用来勾芡,放了一点。”淼淼母亲说。急诊科医生介绍,市面上的“呋喃丹”一般是灰色颗粒,但是这次中毒误食的“呋喃丹”是白色晶体,纯度比灰色颗粒的纯度要高。滕州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多用“呋喃丹”除地下害虫。
  由于淼淼症状严重,淼淼的父母在接到通知赶到医院时吓得不知所措,“年初四出的这个事,在急救室抢救了几天,初七下午才稳定。”对于发生的不幸,这位善良的母亲表示了宽容:“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孩子把命博回来就谢天谢地了,难听的话咱也一句没说。他‘仁兄弟’几个虽然出院了,还是轮流去照顾,吃饭的那家也出钱出力,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
  淼淼现在转到普通病房进行康复观察,他也表示,经过这个事情,感觉和兄弟们经历了生死,感情更加深厚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