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尴尬中满月
2017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至本周末,特朗普上台执政已经一个月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在努力适应着这位白宫新主人,同时,特朗普及其执政班底也经受着接二连三的内外风波。
  这一个月里,特朗普先后在白宫迎来了英国和日本首相、加拿大和以色列总理,他还先后与30位外国领导人通话。入境限制令遭到了司法挑战,接着朝鲜试射弹道导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因“通俄”辞职等事件,使特朗普在执政满月之际备受考验。

  本报记者 赵恩霆

跟邻居和盟友打交道
怎么握手很关键

  当地时间2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宫迎来第三位到访的外国领导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接下来的媒体报道中,如何握手成为当仁不让的焦点。
  在白宫门口,特朗普与特鲁多握手的瞬间,后者左手扶住特朗普右肩,化解了特朗普的“拔河”式握手,甚至有舆论认为作为客人的特鲁多反倒显得更强势一些。在白宫落座后,特鲁多面露微笑,特朗普则面无表情,当后者伸手示意握手时,特鲁多曾有一瞬间迟疑,接着友好地与特朗普握手合影。
  媒体之所以格外关注握手这个环节,缘于上周访美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特朗普的尴尬握手。当时,两人在白宫落座后都显得很不自然,而握手更像是在拔河,安倍被特朗普扯来扯去,从表情到姿势都十分别扭。
  再往前回溯,握手这个梗始于特朗普在白宫迎接首位外国领导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当时被媒体捕捉到的是两人结束会晤走出白宫后手牵着手,有说有笑。不过,事后有报道称,特雷莎·梅私下抱怨特朗普的手很小。
  紧随特鲁多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握手的经验就丰富多了,毕竟内塔尼亚胡去年9月下旬访美时就与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见过面握过手。有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的不愉快垫底,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友谊来得更快,以至于美国不惜改变1990年代以来坚持的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立场。
  而作为美国另一重要邻国,墨西哥总统涅托原本会在特雷莎·梅之后于1月底访美,但计划没有变化快,特朗普上任后即着手在美墨边境修墙防范非法移民,甚至还要求墨西哥分摊费用,涅托一怒之下取消访美,没给特朗普握手的机会。
  从这一个月内正式访美或本计划访美的几个国家领导人来看,无外乎两类——邻居和铁杆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必须要见的老邻居,而英国、日本、以色列则是美国在欧洲、亚太和中东这三大核心地缘政治区域最铁的盟友。无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扩张还是回缩,美国都离不开各地区核心伙伴的支持和协助。
平均每天打一通电话
有的愉快有的闹心

  自1月20日正式就职以来,一个月内,特朗普在外交上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打电话。据不完全统计,特朗普就职以来已与至少30位外国领导人或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
  特朗普就职第二天,当地时间1月21日,他就与加拿大总理和墨西哥总统通了电话。作为总统,上班第二天特朗普就给墨西哥总统涅托打电话,一来是遵循惯例且说明邻国在美国外交关系中占有足够分量,二来特朗普也知道无论是重谈北美自贸协定,还是修建“边境墙”,都少不了墨西哥的配合。由于涅托取消访美,并在推特上发文批评特朗普修建“边境墙”的政策,后者不得不在当地时间1月27日再次与涅托通话,聊了1小时后,双方达成默契就此封口。这也是迄今为止,特朗普唯一一次与一国领导人两次通话。
  当地时间1月22日、23日和24日三天,特朗普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埃及总统塞西和印度总理莫迪通话。几天后,当地时间1月28日,特朗普迎来首个“电话外交日”。当天,特朗普分别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通了电话。
  正是这波电话闹出不少事。在与普京的通话中,当普京提及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期限的可能性时,特朗普曾一度向身边助手询问这是个什么条约,然后他回答说这个条约是奥巴马政府达成的多份糟糕条约之一,并直言条约有利于俄罗斯。
  特朗普与特恩布尔的通话并不愉快,原定1小时的通话,只进行了20多分钟就被特朗普挂断,并被其称为“最糟糕的通话”。起因是双方谈起奥巴马政府签署的美澳难民安置协议,该协议规定马努斯岛和瑙鲁的难民将被安置在美国。但特朗普在电话中称,特恩布尔试图向美国出口“下一个波士顿爆炸者”,并直言“我不想要这些人”,丝毫没给这位盟友留面子。
  当地时间1月29日,特朗普又分别与沙特、阿联酋领导人以及韩国代总统黄教安通话。进入2月后,特朗普在当地时间4日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和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通话,次日又与新西兰总理英格里希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通话。
  当地时间2月7日,特朗普分别与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了电话。当地时间2月9日,他又分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阿富汗总统加尼通电话。
  当地时间2月10日是第二个“电话外交日”,特朗普当天分别与阿根廷和哥伦比亚总统、伊拉克总理以及卡塔尔和科威特两国埃米尔(国家元首)通话。2月12日,特朗普与秘鲁总统通了电话;13日,除了与巴西总统通电话,特朗普还首次主动致电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和南非两国总统。
  在与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通话后,白宫宣布特朗普将于5月访问欧洲,并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强调美国对北约盟国的安全承诺,同时也会要求盟国分担防务经费。
联邦法官怒怼特朗普
自己人频频添堵

  1月27日,上任刚一周的特朗普为了履行竞选承诺,签署了一份行政令,规定美国将在120天内暂停所有难民入境;在90天内暂停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七国公民入境;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
  这份行政令不仅遭到民主党的批评,连共和党资深议员麦凯恩和格雷厄姆也表达担忧,127家以科技公司为主的美国企业联名反对,并在全美和全球多地引发大规模抗议游行。更要命的是,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罗巴特2月3日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执行该行政令。随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将入境规则恢复到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前的状态。美国司法部随即上诉,要求紧急停止“罗巴特裁决”。位于旧金山的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2月5日驳回司法部诉求,维持暂停入境限制令。显然,罗巴特法官给特朗普这位新总统上了一堂生动的司法课,给一上任就一道接一道签署行政令的特朗普来了个下马威。
  同时,有关这一入境限制令出台过程的猜测,也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白宫班底与内阁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据悉,这一行政令的幕后推手是白宫首席策略师班农和高级顾问米勒,后者尤其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与这道行政令关系密切的国土安全部长凯利等内阁高官却被排除在政策制定过程之外。
  即便是在白宫内部,特朗普最为信任的班农与此前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弗林之间也不对付。目前看来,在这番“宫斗”中,弗林因自身失误败下阵来。当地时间13日晚,上任仅24天的弗林因“通俄”丑闻——去年底与俄驻美大使通话时透露特朗普政府对俄制裁立场——宣布辞职,而且这一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成为特朗普面临的又一大棘手难题。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样关键的白宫高官去职,可谓重创特朗普政府的形象,加重了外界对其处理国家安全事务能力的质疑。而在特朗普内阁部长提名在参议院以“龟速”获批之时,近日劳工部长提名人主动退出,不知特朗普作何感想。
  可操心的事绝不止这些。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私人庄园与日本首相安倍共进晚餐时,朝鲜闹了个大动静——试射“北极星”-2中远程弹道导弹。朝鲜此举试探意味浓厚,特朗普13日称将“非常强硬”地对待朝鲜,但在弗林去职、替代人选前中央司令部副司令哈沃德拒绝出山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要想拿出成熟的对朝政策恐怕还需要些时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