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村官”直播引来六百万投资
把村里的花糕卖向全国,还有人要来投资建厂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邵阳阳就选择什么样的包装罐,在手机直播中征求粉丝的意见。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在济宁市汶上县的一座商贸城里,1987年出生的邵阳阳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在手机前,手里摆弄着一个空玻璃瓶,进行网络直播。身为汶上县义桥镇孔家楼村的“特聘村官”,她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不仅使村里生产的花糕卖向了全国,还吸引了近六百万元的投资在村里建起了辣椒酱厂,产品尚未面市却已经敲定了好几家代理商。
  本报记者 汪泷

大学生创业典型
成了村里“特聘村官”

  21岁那年,还在校园里的邵阳阳就决定要在市场上闯荡一番。几经挫折之后,她成了一个知名地板品牌在汶上县的代理商,生意十分红火,她也成了县里小有名气的创业典型。
  “大概是2015年吧,当时我去商贸城有事,恰巧碰到了邵阳阳。因为之前就听说过她的大名,所以就突发奇想要邀请她来给村里的经济发展支支招。”在邵阳阳的办公室里,孔家楼村村支书袁明周对记者说,邵阳阳也乐于把自己创业、经商的经验带到孔家楼村。
  袁明周告诉记者,孔家楼村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为主,集体经济非常弱,近年来村里一直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在村里的几次集体会上,袁明周把聘请邵阳阳来村里给经济“把脉”的想法告诉了众人,“大家都很赞成,于是那年年底我们正式聘请她成为孔家楼村的‘特聘村官’。”
  别看这次聘请是完全义务的,邵阳阳不领孔家楼村一分钱工资,但上任之后她就三天两头往孔家楼村跑,村里的土地适合什么样的特色种植,是不是能建生态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能与村里的扶贫相结合,“想了很多思路,有试着推动的,当然也有失败的。”
手机直播蒸花糕
意外成了“网红”

  记者注意到,邵阳阳的办公桌前立着一根直播杆,她指了指颇为骄傲地说:“这是我的粉丝送我的。”原来,平日里喜欢玩手机直播的邵阳阳,在直播平台上是粉丝过四万的“网红”。
  谈及手机直播,邵阳阳说她玩直播是因为自己是个积极乐观的人,“所以我想通过直播自己的一些生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态度,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直播之初,邵阳阳在直播平台上有了400多名粉丝,其中不少成了“铁粉”。
  去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邵阳阳在村里玩直播的时候,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把村里的一些产品放到直播中推销出去?“那会儿刚好快过年了,我就想着让村里的馒头房蒸些花糕试试,毕竟现在大家过年时吃得越来越好,但儿时记忆里的那些美食可能都许久未见了。”
  想到就做,邵阳阳召集了村里十余名留守妇女,在馒头房里用手机全程直播,“从选材、和面、塑形,到蒸,整个过程我全部用手机直播了出去。”没想到的是,许多在外地的汶上人或儿时吃过花糕的北方人,看到这个直播之后非常激动,立刻有人提出在网上下订单,“第一次一共做了16个花糕,还未出笼就被抢订一空。”
  很快,命名为“小村官喜洋洋”的16个花糕,“飞”到了东北、广州、云南和贵州等地。
靠手机直播
引来数百万投资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孔家楼村的馒头房就卖出了四五千个花糕,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400多个订单,“到后来供不应求,十几人一天下来紧赶慢赶也就能做200来个花糕。”所以,许多订单只能推掉,邵阳阳说起来还有些遗憾。而她的粉丝,也从最初的三四百人,激增到四万两千多人。
  显然,直播卖花糕的方式不仅让这些留守妇女每个月多挣了几千块钱,而且还让许多人注意到了孔家楼村。很快,来自汶上县城的一个企业家找到了袁明周和邵阳阳,表示可以投资在村里建个工厂,希望村里能够好好规划一下。“既然要建厂,我希望能建一个对劳动力需求大的项目,这样能发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都参与进来,帮助他们就业。”
  几番考察之后,邵阳阳和袁明周决定建一家辣椒酱厂,“打造孔家楼村自己的纯手工辣椒酱”。而这也就是为什么邵阳阳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辣椒酱和空瓶子的原因。现在只要一直播,她就会和粉丝们商量辣椒酱可以有什么口味,瓶子应设计成什么样。而一些“铁粉”也给予了热烈的回应。
  虽然现在辣椒酱厂才刚刚选定了厂址,但投资方的一期投资580万元已经到账,这更让邵阳阳看到了网络平台的力量。通过直播中和粉丝的沟通,她不仅决定要把“小村官喜洋洋”辣椒酱放到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销售,而且还吸引了济南、德州、滕州、微山等地的商家成为代理商,“等厂子建好了,我也要把我们辣椒酱的制作过程全部直播出去,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