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想到太空旅行还需要多久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无论是《星际穿越》还是《地心引力》,在太空“遨游”一番的都是专业的宇航员,而且都是带着科学考察任务。那么现实中,其他人有去太空旅游的机会吗?今年2月,一份Space X的官网声明显示,2018年晚些时候将使用重型猎鹰火箭和载人版“龙”飞船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这让沉寂已久的太空旅行再次掀起波澜。
  本报记者 任志方
  
商业航天机构的
首次私人太空旅行

  Space 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首次商业私人太空旅行为期大约一周,游客将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启程”。“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人类探索深空,前往火星之旅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当天在推特上发帖说。
  这次Space X宣布在2018年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很大程度上离不开NASA的帮助,这一点在其官方发布的声明中也可以见到。2014年9月,Space X拿到美国宇航局载人太空项目合同,内容为耗资26亿美元打造载人版“龙”飞船,这为研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是Space X载人项目的关键推动者。
  自从美国的航天飞机于2011年退役后,全世界目前只有俄罗斯和中国在送航天员上太空,目前,美国本土的载人航天事业几乎一片空白。NASA一直寄希望商业太空公司挑起在近地轨道运送宇航员的担子,自己则专注于深空探索。
  从2012年起,美国政府就开始把向国际空间站送货和运人的任务“外包”给私营企业,以便航天局把精力放在对小行星、火星等更远目标的探索上。
  2012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龙”号无人驾驶货运飞船25日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为首架造访国际空间站的商业飞行器。而这家企业也打算3年后能向空间站发射载人飞船,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往返服务。按照当初的设想,美国航天局希望在2017年实施美国首次商业载人飞船发射,但是这一计划之前曾被一再推迟。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发射的火箭或飞船中就搭载人类,是一个“反传统”行为。NASA以往的载人航天任务,包括最早的“水星”计划,以及后来的“双子星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在人类首次飞行之前都经过了测试飞行。
可回收火箭
将成为太空旅行普及关键

  首批体验者有两位乘客,并且他们目前已经支付了巨额旅行费用,关于具体的价格单尚未公布。不过具体花费多少,看看历次商业载人活动就能知道个大概。
  成立于1998年的Space X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从事太空旅游服务的私营企业,2001年成功将第一位非宇航员、60岁美国富翁蒂托送到太空。此后,又先后将南非人马克·沙特尔沃思、美国科学家格里高利·奥尔森、Word之父查尔斯·西蒙尼等人送上太空。
  Space X的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以上,因而,其运送到太空的“游客”们,无一例外非富即贵。高昂的费用也对应着高价值的服务,美国太空探险公司与俄罗斯航天局合作,所有游客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再经由俄罗斯太空飞船运送到太空,并且可以在空间站生活、体验一段时间。
  目前为止,已经有7名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进行真正的太空飞行,第一位是在2001年,最近的一位在2009年。这些商业太空旅行者中,不仅有希望体验一把的游客,更多的是一些希望在微重力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和企业。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成为企业选择的宇航员,比成为由国家航天机构培训的专业宇航员和航天科学家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在商业载人航天中,选拔宇航员的条件比现在会宽松些,但仍需要满足一些健康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仅作为一个观光客上太空的话,就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和准备工作,不用控制飞船。
  此前,商业太空飞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商业太空旅行的重点是经济性,达到这一目标,火箭可回收是关键。目前,多家航天公司都在对自己设计制造的载人航天器进行无人测试。这也将使得此前价格昂贵的太空船票大大下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