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促进学校家庭社区无缝结合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3月5日讯(记者 王丛丛) 3日,由山东省教育学会、泰安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专注力培养深化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将“三观”教育与专注力教育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无缝结合。
  在报告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专注力课题组负责人曹云昌教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刚被家人送进专注力训练营时,他在空白的纸上用黑色笔写着消极阴暗的话语,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他的画从黑白变成了斑斓的彩色,从毫无章法的混乱到有序有内容的图画。
  曹云昌作了“十二五”课题结题汇报和“十三五”课题开题汇报,回顾总结了“十二五”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炼了专注力高效能课堂的基本惯例、10个支点、13个要素、36个妙招和72个元素等理论与实践成果,概括阐述“十三五”课题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追求,培育专注力,成就民族未来英才。
  据介绍,专注力就是行为协调配合的能力,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孩子适应环境的基本能力之一。
  今后,专注力的研究或从外部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在共同体上寻找规律与对话,密切地将“三观”教育与专注力教育相结合,进行课题的深度研究。同时,有意识地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无缝结合,有计划地将专注力培养研究引入高校,培育更多英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