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节日还是纪念日,都是女性的胜利
2017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澳大利亚墨尔本街头的一处“女性”红绿灯。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我们迎来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既然叫做“国际妇女节”,那国外的女性都是怎么庆祝这个节日的呢?
  这就要先从妇女节的起源说起了: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走上街头示威,要求男女平等权利。第二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大会上,决定以每年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因此,今年3月8日的新闻联播中,主持人说:“今天是第107个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最早起源于西方女性工人争取男女平权的节日,可以说是在推动女权方面的一座里程碑。
  在今天的中国,3月8日更多变成了一个属于女性的节日。这一天,不少女同胞都收到了“福利”,有来自公司的小礼物,有来自家人朋友的大红包,还有人休了半天假。当然,各大商家也不会放过这个节日,推出了“女神节”之类的购物促销,着实为广大女性“考虑”得周到。
  把妇女节当成节日过,俄罗斯在这一点上和中国有些相似。俄罗斯延续了前苏联留下来的传统,3月8日这一天是公共假期,各公司都在前一天举办庆祝活动,或是请女同事出去吃饭,或是给女性送鲜花和巧克力,甚至连小学的男生都要给班里的女生特别举办一个派对。
  不过,在俄罗斯工作的法国人萨米埃尔却感觉自己受到了文化冲击。他说,去年公司为举办庆祝活动花了超过15万卢布(约合1.75万元人民币),如此大张旗鼓让他有点不习惯。其实,萨米埃尔的想法可能是大多数欧美国家对待妇女节的态度:在那些国家,绝大多数人更愿意把3月8日看作一个女性维护自身权益、追求男女平等的纪念日,而非一个需要发福利和庆祝的节日。
  就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来说,当地时间3月8日,CNN在网站主页上推出了一个与妇女节相关的新闻专题报道“那些颠覆我们世界的女性”,登上这个专题的四名女性既有公司女高管,也有女性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运动领袖;既有女性黑人政治家,也有登上南极洲的女勇者。CNN仿佛想用这几名女性的传奇故事告诉读者:在这个世界上,女性可以发挥和男性一样的作用,男性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也能。
  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妇女节这天,商店和超市几乎没有针对女性的打折促销活动,公司也很少给女性发福利。相反,一些大公司主页上展示的,是赞赏女性地位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并进一步激励女性继续打破“玻璃天花板”。在当天的电视台和广播中,女性主持人以妇女节为契机报道那些在各行各业中表现卓著的女性,或是讨论现存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在妇女节前夕,墨尔本市有些街道还把行人信号灯上闪烁的“小人”形象从男性形象改为穿着裙子的女性,借此减少人们潜意识中存在的偏见,促进男女平等。
  而在美国,由于总统特朗普上台前后一系列“不尊重女性”的言论,3月8日当天,纽约的一些女性来到华盛顿广场公园,手持标语要求男女平等,反对特朗普歧视女性。她们说,在这个日子举办争取女性平等权益的集会,是为了替全世界女性追求尚未落实的性别平等,更要破除遍及全球的性别刻板印象。
  纵观世界各地的妇女节,无论是作为节日向女性表示祝贺,还是作为纪念日要求男女平等、捍卫女性权利,都意味着迄今为止取得的进步: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在很多领域已经撑起了半边天,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