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通史》出版
以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堪称“《国史大纲》课堂版”
2017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继《中国文学史》出版一年后,叶龙再次将史学大家钱穆《中国通史》的讲稿整理出版。
  钱穆一生著述丰富,史学和文化学专著多达80余种,逾1700万言,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深远。尤其是其早期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不仅开一代风气之先,也让后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史学架构可能企及的思想认识高度。著于抗战时期的《国史大纲》是钱穆的代表作。这一时期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全书始末。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国史大纲》出版之后,即被列为教育部大学用书,风行全国。
  钱穆是难得的深入人心的讲史者,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本为文学院新生所修的通史课程,“往往会吸引高年级的学生和其他学院的学生,乃至北京其他高校的学生前来旁听,不但没有空座,连站着的人都挤得满满的,真可谓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穆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更有学生,从北大到西南联大,每年必至,前前后后听了六年之久。后来,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在新亚书院复讲“中国通史”课程。
  叶龙即修习于此一时期。他六十年来悉心保留讲稿,近年来才逐字整理出来。本书是以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中国通史”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
  叶龙从22岁开始一路追随老师钱穆,选修的每一门课都认真做了课堂笔记,搬家十几次都不舍丢弃,而今他已是耄耋之年,不忍“钱学”在自己手上遗失,遂将这些珍贵的讲稿整理出版成册。2016年3月初,由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的《中国文学史》讲稿面世。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在钱穆广博的学术体系之外,还有这样一部从未被发掘的关于中国文学的系统专著。全书32篇,近20万字,从尧舜禹讲到清末,自成一套完整体系,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此次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作为钱穆一家之言,依然有着独一无二的钱氏“调性”,迥异于现行通史各版本。本书责编聂俊珍说:“钱穆通史的‘调性’,是个人专著,不同于官方众手编纂,如《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等;是钱穆的‘自作主张’,不同于其他各家版本,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白话中国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等;以‘航拍’视角审视中国民族文明,不同于西方视角,如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黄仁宇著作等;是正宗通史范儿的历史著作,不同于‘戏说’式民间写史。”
  当年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钱穆版《中国通史》这一尘封多年的通史经典,其价值如何认定尚未可知,但其之于“钱学”,以及它背后那份对于中国史的温情与敬意,无疑颇具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