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实干,破格提拔“出彩”干部
王文涛三论“让实干者实惠”,称研究激励机制促干部干事创业
2017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31日,航拍雄伟的济南轨交R1线长清湖段,透过无人机镜头被美醉。建设现代泉城快速进行中,济南今年将推行“让实干者实惠”,形成促进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的制度体系。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济南的建设发展再次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摆在济南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实干”。去年,围绕“敢干事”,济南建立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今年,济南会推行“让实干者实惠”,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促进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的制度体系。
  为什么让实干者得实惠?什么样的实干者可以得实惠?怎样让实干者得实惠?在济南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结束时,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专门进行了解读。

  本报记者 刘雅菲

为什么让实干者得实惠?
摒弃论资排辈,打破平均主义

  “去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四个中心’建设实现了‘一年有势头’的良好开局,值得充分肯定。”王文涛表示,成绩来之不易,但头脑仍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全国各地的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形势逼人,形势催人,形势不等人。
  济南要想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赶超跨越、争先进位,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王文涛表示,对济南来说,不快发展就是最大的风险。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没有意识到风险、没有感受到危机,这才是最大的风险、最大的危机。我们要切实增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舍我其谁、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咬住目标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靠实干应对危机,靠实干推动发展,靠实干担当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要让实干精神蔚然成风,必先大力倡导‘让实干者实惠’之风。”王文涛说,“实干”是一种行动、一种精神,具备这种行动和精神的“实干者”,是确保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中流砥柱;“让实干者实惠”,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是推动形成浓厚实干氛围的催化剂。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既有主观思想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必须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坚决摒弃论资排辈,彻底打破“平均主义”,让付出得到回报,让耕耘得到收获,激发广大干部实在实干、想为愿为的内生动力。“我们唯有拿出‘让实干者实惠’的具体举措,才能使实干成为风尚,才能让流血流汗的实干者不流泪,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实干、实干光荣的浓厚氛围。”
什么样的实干者能得实惠?
勇于创新,遇到困难不绕行

  实干,不是指手画脚,更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不为私心所扰、不为流言所惑的埋头苦干,是始终保持一颗初心,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担当实干。什么样的实干者能得实惠?
  王文涛表示,首先是让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者得实惠。“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实干,关键看是不是为民服务、为民实干。”王文涛说,为民服务者,就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在群众遇到需求和困难时,敢于“为民请命、为民担当”的实干者。
  还要让改革创新敢于碰硬的实干者得实惠。王文涛表示,勇于改革创新者,就是遇到困难不绕行,敢于直奔问题去的开路者,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敢啃“硬骨头”、蹚“地雷阵”、涉“深水险滩”的实干者。需要为他们撑腰打气、壮胆助威,让他们拥有更多更大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支持,增强勇往直前的勇气。
  济南还要让扑下身子冲在一线的实干者得实惠。“扑下身子的人任劳任怨,冲在一线的人皆为英雄。”王文涛说,他们坚持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往往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体力精力,也经常会遭受到不理解的抱怨、指责甚至谩骂等委屈,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精神休整的“避风港”和物质充足的“补给站”,让他们没有顾虑、更加大胆地冲在一线、放手一搏。
怎样让实干者得实惠?
研究出台正向激励机制

  王文涛表示,近期,济南要研究探索制定出台正向激励机制,重点从政治、生活、精神和经济四个方面完善激励政策,派发“激励红包”,释放“激励效应”,鼓励党员干部想干事、干成事,让实干者得实惠。
  首先是给予这些实干者政治上的关注。破格提拔“出彩型”干部,挖掘提拔“地平线”干部,还要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一号工程”,选拔培养年轻干部。
  王文涛表示,实干者往往沉浸于工作中克服一个个难点,翻越一座座高峰,满怀热情,全神贯注,忘我工作,有时候无暇顾及在家庭中的责任;有的长期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废寝忘食,早出晚归,超负荷运转,甚至积劳成疾。
  因此要对其在生活上关心,研究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津贴补贴制度。王文涛表示,济南要研究推进县级机关同职同待遇,在工资津贴补贴项目设立、发放范围和发放标准等方面,逐步实现县域间统一,提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主动解决实干者的实际困难。多帮助解决干部生活中的难题,探索制定干部重大变故慰问和帮扶机制,解除实干者的生活牵挂。
  此外,还要在精神上对其鼓舞,经济上进行奖励。打破利益分配“大锅饭”,将贡献大小与薪酬高低联系起来,把干多干少与分配多少联系起来,把工作环境优劣情况与补贴补助实际需要情况联系起来,确保让吃苦耐劳的基层一线干部实现付出与收入相对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