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打响拆违攻坚战,刷新城乡颜值
2017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乳山东方花卉搬进了乳山集中建立的花卉市场,客流量增多,收益也增多。图为,店主刘增光在打理花卉。
  ▲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沿线违建治理。
  ▲乳山市工作人员对309国道沿线店铺宣传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刘福续 冷杰

  为了个人私利,乱搭乱建,破坏了城乡环境,影响了公众正常生活。拆除违建,还城市美丽,还百姓便利,这是一场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而与个别人私利之间展开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乳山市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全域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乳山市区为中心,以红色教育基地和海岸带为主线”的“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全面铺开”工作思路,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动真碰硬,打响了一场拆违攻坚战。
  截至目前,乳山共拆除违法建设420多处,拆除面积35000多平方米,并且仍保持高压态势,继续整治违建。随着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乳山市从城区到乡村均展现出新面貌,让行走在街头巷尾的市民深切感受到了城乡品位的大幅提升。

疏堵结合
中心城区换新颜

  走进乳山市海峰街洪涛便民市场,一排排售卖点整齐排列,瓜果蔬菜、生鲜肉食、海鲜等分门别类,平坦的水泥路上干干净净,市民穿梭其中选购商品,宽敞明亮的市场环境带给人愉悦的感受,嘈嘈杂杂的砍价议价声音中,呈现一派祥和氛围。
  从原先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正规市场,这种和谐场面得益于乳山市在违建治理中实施的“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
  海峰街两旁是居民区,不远处是学校,这里历来便是一个马路市场,商户在路边撑起帐篷搭建售卖点,占用行人道、挤压车行道,垃圾、污水处理不及时,尤其是学生放学时间,路上非常拥挤。尽管百姓对此极有怨言,但因为种种原因,该市场一直未得到有效整治。
  违建整治活动开始后,乳山市在市区范围内采用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对市区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整治,海峰街成为首批被整治的对象。城管部门经过前期民意调研,秉着“便利百姓、美化环境”的原则,在海峰街路北侧空地修建了海峰街洪涛便民市场,把沿路的帐篷全部拆除,动员商贩进入市场,进行规范化经营。
  “在违建整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建了拆,拆了建,一抓就见效,一松就反弹’的恶性循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治理方式不对路。”乳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彻底根治违建顽疾,乳山市坚持拆建并重,做到堵疏结合,切实解决因体制不顺畅、执法不到位、监管不及时导致的违建屡禁不止等问题。
  在违建整治工作中,乳山市坚持“堵得住、疏得通”,拆建并重,加大对违法建设的联合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的滋生,将拆违过程变成强化群众法制意识、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过程,形成全社会自觉抵制违法建设的良好风气。
  在这一工作思路下,乳山市花卉市场应运而生。以往,花卉售卖者在各路边、广场分散经营,私自搭建的花棚既侵占了城市空间,又影响了周边环境。乳山市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安置的办法,将16户花卉经营业户集中搬迁至乳山市花卉市场内。“搬进市场,环境改善了,经营面积也大了,市场里还配备有暖气,比原先在帐篷里舒服多了。来选购花的顾客也多了,店里没有因为搬迁导致收入下滑。”花卉经营业主刘增光说。
红色提升
建设美丽乡村

  把违建整治与红色教育基地沿线提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是乳山违建整治的一大特色。
  崖子镇百姓从中受益不少,原先破烂不堪的苹果园看护房焕然一新,村里的环境改善了,健身广场、休闲场所多了,村民都说:“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能吸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很多游客从家门口路过,村里原先破破烂烂真的很影响形象。现在好了,新农村展现出新面貌,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作为村民也感到自豪。”
  据崖子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整治过程中,对红色教育基地沿线22个村的违建情况进行细致摸排、分类处置,并与镇村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相结合,对沿线需要拆除或者粉刷装修整治的地方,实地调研,听取群众的意见。
  “违建治理工作不能单纯的拆,更重要的是拆后的治理,做到治理规划做在前,拆除行动排之后,邀请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到现场提前做好整治规划,然后按照规划来治违,争取拆除一处整治一处美化一处。”崖子镇政府工作人员说。
  乳山市把红色教育基地沿线违法建设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已将治理范围从道路两侧延伸至沿线71个村,由各镇按红色教育基地沿线违法建设治理要求对村内违法建设重新摸排上报。另外,执法局安排督查人员结合各镇上报情况,对沿线两侧的违建进行了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反馈给沿线各镇进行核对,督导沿线各镇据实摸底,认真调查。目前,红色教育基地沿线违法建设的摸底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共排查违法建设3171处,建筑面积21.5143万平方米。
党员带头
重现最美海岸线

  违建整治过程中,乳山市把海岸线整治单独列为一条工作主线。“海岸线整治难度大,涉及到的利益多,是重点也是难点。”乳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说。
  虽然难度大,但是乳山海岸线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据乳山滨海新区违法建设治理情况数据显示,滨海新区共有违法牡蛎养殖户110多家,目前违建养殖房已拆除90%以上,拆除面积共计51879平方米。拆除后,养殖户被统一安置到新建设的牡蛎养殖安置区内,形成了产业化集中经营。
  在徐家镇老庄村,一个村便主动拆除违建7处,占地面积约160多平米,另有20余处违建即将拆除。
  工作进展顺利,多亏了党员带头。老党员于同超家住乳山市区,特意赶回老家主动将自家车库拆除。“党员干部就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让群众心服口服。”于同超说。
  老党员张福斌在自家房屋旁边盖个猪舍,养了五头猪,还不到出栏的时间。在乳山市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集中整治和违法建筑治理行动后,张福斌第二天就将猪以低于市场价格卖掉了,并且自己动手拆除猪舍。“虽然每斤要低于市场价1块钱,损失好几千块钱。但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标杆。”张福斌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违法建设大整治行动中,乳山市从带头人抓起,除了村班子成员,还积极发挥村党员、村民代表先锋模范作用,以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头、村民代表带头,带动村民自觉配合,打开农村治理局面。
  工作中,乳山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实现镇有典型片,片区有典型村,村有典型户,每个片区、每个村庄都树立起拆违治违的典型,通过典型违法建设的拆除,实打实地让群众见识到镇政府拆违治违的决心,形成辐射,形成示范,让群众信服,打开镇区公路沿线违法建设治理新局面。
  各镇还采取先找突破口、精准发力的做法和经验:徐家镇采取先难后易的办法。该镇驻地公路沿线存在3家电动车经营户,均不同程度在门前违法搭建,该镇先从违建面积最大、最难拆除的经营户入手,通过20多次的入户做工作,最后终于说服该业户主动将违建拆除。在“最难户”的带领下,其他两户非常配合工作,主动将自家的违建拆除。南黄镇在治理工作中没有使蛮劲,盲目用力,而是选准突破口,精准发力,以镇驻地公路沿线原某超市的拆除为治理的突破口,通过超市的拆除,带动整个违建拆除工作全面推开,并以此作为中心示范点向周边村庄辐射带动。
  海岸线整治不仅简单的拆除违建,还对海岸线重新规划利用。乳山市在拆除违法建设的同时,就近规划了安置区域,用于养殖户和收货渔民的安置,还在拆除后的废墟上规划出湿地公园、娱乐场所、渔业码头等民生工程、安居工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