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16年4月,表弟被调到济南公司帮忙。9月底,公司一场考试,让他选择留在济南。既然他来到济南工作,就意味着家乡的妻子,甚至双方的老人未来也要来济南,也意味着举家搬迁。买房,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但那时,房价已经上涨到令人瞠目的程度。
公司有小道消息称可能会集体建房,他就想等着公司吧。可是,公司建房的消息一再有变,他觉得还是先买一套住着才安稳。这时候,一纸限购令,把他限在门槛之外。他没有济南户口。
从那时开始,他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研究政策,咨询亲朋,可是都没有好办法。他更加着急了,总不能一家人租房住吧?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学区房越来越贵,等有资格买的时候怕是买不起了。
他甚至想要不先去章丘买,然后落了户再回济南买房子。可是章丘划成区了,落户也不容易。
算了,先不想这些了,先凑钱,看看能有多少钱。把老家的两套房卖掉,两家老人又凑了凑,一共150万。这在家乡这个三四线城市就属于有产阶级了,可是在济南,好位置的连个90平都买不到。两口子手里拿着150万,这是全家的家当,买房。可是还没资格买。让人听起来都替他着急。
没办法,政策之下,没有捷径。他只能期待着公司能早点解决他的户口问题。
身边另一位朋友的经历与表弟惊人的相似。从天津回到济南,卖掉天津的房子,完全可以在济南买一套好一点的房子,可是,被限。孩子已经快两岁了,上幼儿园的问题就在眼前,她更是着急。
想必这样真正的刚需一族,被限的人还有一大批。可是,政策既然出台了,我们就必须去执行。政策也是为了规范整个市场,抑制投资,稳定房价。如果不严格,那就会让投机者找到漏洞,更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房子是用来住的”,真希望这句话成真,表弟和朋友可以早点安居济南。
记者 马韶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