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右一)带领同事们上街做公益服务。
本报记者 贾凌煜 见习记者 孙璇 通讯员 邵天斌
失去了光明,不能再失去心灵的明灯。2001年从济宁盲校推拿班毕业后,王俊辗转多地学习推拿技术,2003年走上创业路。13年间,王俊推拿已在江苏宜兴市开了4家店,去年他在济宁的第一家店也营业了。在两地残联的帮助下,王俊还带动150多名残疾人走上自力自强的道路。
在外闯荡13年
他选择回乡创业
四层楼700多平方米、40个按摩床位,20多名员工,宽敞舒适的环境,员工脸上笑呵呵,顾客一进门就感受到洋溢的热情。面对如今济宁店的景象,盲人按摩师王俊很欣慰。
“今天的一切都来自多年前的那个决定。”王俊一直坚信,如果不是当年的选择就不会有如今的自己。家中姊妹四个,双眼皮大眼睛的王俊,总是被邻里夸赞。无奈一场意外,他不幸患上视神经萎缩症。“上小学时发现看不到黑板的字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家人感觉天都塌了”。2000年6月,王俊被家人送到济宁盲校学习推拿,从此与推拿按摩结下一辈子的缘。
盲校毕业后,他跟随师傅辗转各大城市,苦学按摩技术。2003年,他谢绝了南京盲人按摩医院的挽留,招聘了3名推拿师,在40平米的宾馆房间开办了第一家“王俊推拿”。推拿、脉诊、拔罐、刮痧、艾灸等具有独家特色的按摩手法,顾客越来越多,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店陆续开张。这4家店拥有70多名推拿师,可同时接待100名客户,总营业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形成了完整的推拿产业链,并申请注册了“王俊推拿”。
“一路走来,总是有贵人相助,常怀感恩之心,想要帮助更多的盲人。”王俊说,自己是济宁人,在外奋斗十余年是时候回来了。去年4月,在济宁和任城区残联的帮助下他在济宁开办了第一家“王俊推拿所”。
盲人跟他学习
管吃住不收学费
在王俊推拿所里,90%的按摩师都是盲人。孙善芹是其中一位。38岁的他,白发丛生。家中兄妹三人,六年前,孙善芹的妻子不幸离世,只留下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偏逢屋漏连夜雨,哥哥也发生意外,姐夫瘫痪在床。上有80岁的父母,下有出生50多天的女儿。给哥哥治疗后,家中欠下6万元的债。两年前年,孙善芹担起了养家重任,学了两个月的盲人按摩,在一家按摩店谋生,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元的收入。
“后来经人介绍我到这里来,上个月工资挣了6000多呢。”说起这些,笑容展现在孙善芹脸上。如今,家里的欠款快还清了,他心里也舒坦多了。
这几天,推拿所又来了两名新人,他们接受了免费培训,如果合适,还将在这里就业。 “一期十多个人,每期40多天。一年计划培训三期,学员必须是盲人,食宿免费。”现在王俊推拿所成为了任城区残联盲人按摩培训基地,第一期学员已完成了培训。
今年王俊计划在城区再开家分店,同时多到社区做公益,为五保老人和环卫工人免费按摩。“我愿意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想就业、创业的残疾人朋友们一起分享,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