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铁R1线前大彦站点已现雏形。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编者按
24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力走在前列”——重大工程建设巡礼媒体采访活动启动,记者兵分两路,走访八个城市,贴近建设一线,感受山东沉甸甸的“成绩单”。
道路拥堵亟待破解,作为缓堵措施的济南地铁正全力推进。采访团于24日来到在建的济南地铁R1线前大彦站,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工。该线在国内首次在地铁中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地铁在拉近济南人出行距离的同时,也在开启济南发展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 陈玮
一个课间时间
从长清就能到济南西站
4月24日,长清区海棠路与芙蓉路的路口南侧,在几个墩柱牢牢地支撑下,一个梭形的“鱼肚子”高高架起,连接着两条延伸的轨道。“这是济南地铁R1线首个动工的站点——前大彦站。”中建八局济南轨道交通R1线生产经理王冰有些兴奋地说,“站点刚刚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岛屿式鱼腹设计,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大气美观。”
踩着一个个木板阶梯走进“鱼肚子”,王冰不断地介绍着。“地上部分有三层,第一层是变电所;第二层是站厅层,以后我们可以通过过街天桥进站、安检、买票;第三层就是站台层了,我们候车、登车都在这里。”王冰指着“鱼肚子”搭好的架梁说,紧接着要进行的是附属结构的女儿墙、车站出入口等工程的施工。“这意味着济南市首条地铁首标段的总体量已经完成了90%。”
站在未来的“站台层”,王冰望向前方说,作为R1试验段的另外两个车站,池东站与园博园站均在进行站厅层施工,区间结构施工已完成99%。
R1线全长26.1公里,共设车站11座,包括前大彦站等高架车站7座、地下车站4座。连接了济南市长清老城区、大学城中心和西客站中心,串联了创新谷、园博园、大学城、济南西站等重点区域,支撑了城市总体规划“一城两区”中的西部城区的发展。“R1线在绕城高速以内以地下为主,绕城高速以外以高架为主,主要功能在于串联西部新区,建成后西站到长清直达只需8分钟。”
R1线实现多项突破
节省二次装修费用
王冰说,R1线高架段基本沿既有市政道路中间架设,沿线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多次穿越河流、高速公路和铁路,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在前期,我们多次勘查,避开泉脉,这是最基础的。”王冰说,面对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障碍,则用“跨过去”的方式解决。
“采用挂篮悬浇的方式。”王冰说,将梁体纵向分成若干节段,利用吊篮、托架等施工设备就地在空中分段,待浇筑梁段达到一定强度,并施加预应力及管道压浆后,吊篮移动就位,进行下一梁段浇筑,直到梁体成型。
王冰说,在R1线的高架段建设中,进行了多项技术突破,解决了建设困难,也让R1线呈现出了许多亮点。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让R1线成为全国首个不用“化妆”的地铁线。
“整个R1线都将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浇筑一次成型,节省了二次装修的费用,且混凝土内部结构非常密实。”中建八局济南轨道交通R1线项目总工程师闵凡文说。
为了这项技术,中建八局项目部先后经过98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四次样板对比,经专家组织验收后,最终完成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历时长达三个多月。
济南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12条线路,设计总长度331.5公里,其中市区线9条、市域快线3条,采用“地下+地面+高架”的方式,带来一个“上天入地”的交通网络。
这些线路在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济南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R1线连接了济南西站,支持了非遗园地区的发展建设;M4线的建设运营加快主城区功能的提升,强化了中心地位;机场和火车站通过地铁线路换乘更加便利,吸引更多人向济南集聚。
R1线的提速建设在给泉城印制了一张烫金名片的同时,也给济南未来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