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何以无视“污染下乡”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魏文彪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通报了最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部分小企业聚集于城乡接合部、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等环境复杂区域,形成区域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散乱污”企业集群,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
  “散乱污”小企业聚集于城乡接合部、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等环境复杂区域,固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只要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履责,积极作为,并非不能及时发现这些“散乱污”小企业,并依法对其采取措施,“散乱污”企业集群污染环境现象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整治。而环保部督查可以发现这些“散乱污”企业集群,成天生活在当地或周边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显然没有理由不发现。
  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之所以不切实履责、积极作为,任由“散乱污”企业非法生产,除了与部分环保执法人员责任意识缺失、“习惯性”不作为有关之外,更多的情形实是部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收受了这些企业的利益与好处,于是放弃监管职责,放纵其违法生产。也就是说,背后存在腐败是部分地方“散乱污”企业长期非法生产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腐败导致部分地方“散乱污”企业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损害民众身体健康。
  显然,唯有在环保部开展督查,依法对存在违法现象的企业实施处罚,该关停的坚决关停的同时,对那些存在不作为的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实施严厉问责,对存在腐败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在平时加强对于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监管力度,大力发动民众举报,依法依规惩处不作为环保部门责任人,促使各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切实履职、严格执法,才会杜绝此种“散乱污”企业集群违法生产污染环境现象的发生,令环境与民众身体健康真正获得坚实的保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