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首次海外并购抱“金娃娃”
少帅王棣:不低价买弱,一定要选择朝阳产业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和加拿大Iovate公司的团队人员在一起。
  ▲2010年8月,西王少帅王棣(右二)赴京建立西王北京运营中心,村办企业走向首都,开始向国际化公司转型。
     与海尔、潍柴、如意这些拥有多次海外并购经验的企业而言,2016年9月,西王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西王食品并购全球知名运动营养保健品公司加拿大Iovate公司,却是这家企业首次涉足海外并购。
  这家从未有过跨国并购经验,也没有管理海外企业历史的山东企业,如何迈出海外买买买的“第一步”?本篇报道为《鲁企资本出海》系列报道第二篇。

  本报记者 王赟 蔡宇丹

    什么样的公司会让西王动心
  当西王集团副董事长王棣知道加拿大Iovate公司正在寻找买家的消息后,拍板参与竞标时,西王其实已经是一个“迟到者”了。
  在这家北美最大的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品牌公司周围,不光有鼎晖、中粮、弘毅这样鼎鼎大名的国内投资机构,还有KKR这样善于搞杠杆收购的“华尔街之狼”。
  王棣为什么对Iovate公司动心了呢?
  “北美在运动营养领域的消费是人均140美元,而中国只有23美元。整个美国运动营养市场是40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巨大。”王棣说,现在在中国,健身运动群体增速很大,但经常吃运动营养品的人群增长很慢,也没有一个领导品牌来引导消费。现在,不光要懂如何健身,还要懂配合健身吃什么好,这是一个配套体系。
  Iovate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全球最大的运动保健品公司。在西王并购前,公司的主要销售区域以美国、加拿大为主,产品入驻亚马逊、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零售商体系,在国内的天猫商城、各种健身专业网站、专业健身手机APP客户端,北上广等各大健身俱乐部,也都能见到这个品牌的身影。
  “西王选择并购对象时的标准不是低价买弱,一定是选择朝阳产业而不是夕阳产业,Iovate公司符合,而且我本人也喜欢运动,也格外关注这个产业。”王棣对齐鲁晚报记者说,跟集团负责投资的同事和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商议后,就准备以西王集团名义去收购。
  “西王的所有并购,都是基于产业发展的背景,而不是为追求海外资产配置。”王棣对齐鲁晚报记者强调说。
  击败KKR这样的“华尔街之狼”
  此时,第一轮询价竞标已经开始了。Iovate公司控股股东为The Toronto Oak Trust,实际控制人为Paul Gardiner先生。为了引起Iovate的股东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重视,西王集团在首次报价时故意报出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此举立刻吸引到Paul Gardiner先生的关注。
  Paul Gardiner先生特意留给这个“后来者”一天时间。在这一天初步接洽中,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详细介绍了西王集团的由来、发展以及未来战略规划。
  王棣告诉齐鲁晚报记者,Iovate公司创始人选择出售公司,最关键的一点是,Iovate的产品在北美市场已经做到了天花板,增长十分有限,他们急于开拓中国这个在他们眼里“最大的国际市场”,一直想在中国找个合作伙伴。
  这样一来,西王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在这20多家竞购者中,除了鼎晖这样的财务投资者外,还有几家像西王这样的战略投资者,西王食品在食用油领域拥有成功品牌运营经验。
  后来,因筹资等原因,此次并购主体由西王集团变更成了西王集团子公司、上市公司西王食品。相比集团收购,上市公司作为并购主体需经过证监会等多重审核,并购的不确定性会大大增加,另外财务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面对这个意外,Iovate公司产生疑虑,随即要求西王食品在一个月内出具40亿—50亿的贷款承诺函,以证明其确实有并购所需的资金。
  这给王棣出了一个难题,国内许多银行无法在短时间内走完正常手续,2016年6月8日,在并购的关键筹资节点,西王找到了信达资产山东分公司。信达方面在对西王的财务状况了解后,信达简化了相关程序,开具了不超过30亿元《融资承诺函》,使得后续进程得以顺利推进。
  “事实上,Iovate公司也对西王进行了充分调查,包括西王的家族成员,他们也进行了了解。他们也了解西王的成长史。”王棣说,Paul Gardiner还专门来西王,和王棣的父亲、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见面。
  “这个老板50多岁,双方虽然年龄上有差距,但都是白手起家。”王棣说,这一点上,双方是能谈得来的。
  “谈判期间,发过去的邮件,都及时得到回复,效率很高。”王棣提到,因为并购主角变更为西王食品,并购谈判一度中止。
  这期间,王棣带着夫人去加拿大看望Paul Gardiner先生,这场“夫人外交”显然很有效,“加拿大人对于对方的家庭状态还是很在意的,包括Paul Gardiner先生到山东与我父亲及家人见面,双方都彼此认可。”王棣对齐鲁晚报记者说。
  在第二轮招标的第二次报价后,西王食品最终以7.3亿美元(约合48.7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拿下Iovate,业内对总资产仅22.18亿元的西王食品这次并购定义为“蛇吞象”。在中加两国总理见证下,双方于2016年9月22日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
  根据交易方案,西王食品首期收购Iovate公司80%股权;剩余20%股权,报告书显示,西王食品将每年分别购买剩余的5%、5%、10%,“当然Iovate也可以选择不卖,这个双方会一起协商。”王棣说。
  并购谈判是一场心理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海外公司的管理是一个很大问题,控制不了,监控不到,有很多信息中方没掌握。要规避并购后的运营风险,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并购谈判时,就在合同中把相关条款约定得非常清楚。
  所以,在国际并购谈判中,对公司管理权的争夺是双方博弈的焦点。这一点,王棣体会很深。
  2011年,西王食品借壳上市后,在和投资人多方交流后,西王想利用原有渠道扩大产品线。从那时开始,西王在全球寻找标的物。
  当时,橄榄油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成倍增长,王棣曾只身飞到西班牙,欲收购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橄榄油家族企业。这家企业净资产在1亿欧元左右,橄榄油销量在全球排名第三,老板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
  到最后,价格都谈好了,但在管理层任免权上,双方产生了分歧。当时,对方聘请了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儿子当财务顾问,小萨马兰奇的态度很强势。
  从收购的股权看,西王算是相对第一大股东,西王的谈判底线是双方必须要合并财务报表,其他的可以商量,比如这个家族企业可以在并购后继续管理公司。不过,在管理层出现严重渎职、亏损,影响到股东利益的情况下,中方可以行使任免权。
  对方却有疑虑,担心中国人进来后会把原有家族企业的管理人员清理出去。最终,谈判失败。
  这次收购Iovate公司,王棣说,我们很清楚中加双方在法律、财务制度、企业管理文化等方面上都不一样,比如国外是按息税前利润(EBIT)来计算企业价值的,而中国算的是净利润,是以企业的市盈率来估算投资价值的。
  西王在并购前,也对Iovate公司做了充分调查,包括他们的市场,渠道、团队,管理层等。但你怎么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公司呢?
  “这个时候,聘请有国际背景、有运作跨国并购经验的专业机构做顾问,非常有必要。”王棣说,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条款的设计来进行约束,包括股东权益、董事会权益,来保证中方在并购后相关利益不会受损,不会碰到陷阱。
  为此,王棣聘请香港汇丰银行做财务顾问,还聘请了律师、审计师等十多家中介机构作为并购顾问,这些费用加起来有6000多万元。
  在这场标准的国际并购中,Iovate公司所有的资料都进入一个资料库,这个资料库一共有几万页文件,只要参与投标,Iovate公司会分阶段开放相关资料给竞标者。第一轮竞标会开放公司一些基本情况资料,简单的财报;进入第二轮后就剩下五六家竞标者了,这时候,披露的资料就非常详细了。
  “对方的资料全部公开了,包括公司涉及的诉讼、销售,所有的财务报表,全都披露了。你没看到那是你的责任。”全程参与此次并购的西王集团副总经理孙新虎说,这个资料库里有几万页资料,对方要求在一周左右时间看完。
  王棣说,由于西王当前只收购了Iovate公司80%的股权,但并购后公司运营还是要交给原股东来做,所以,在进行并购谈判时,股东权益、董事会权益方面要设计好,双方在争夺对公司的经营权时,会有一些博弈。比如,哪些权益要争,哪些权益是作为谈判筹码来交换的,哪些是不能交换的,哪些底线是不能破的。有些问题在当下看不成问题,但在接手公司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个时候,中介机构会提很专业的意见。
  这样的谈判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心理战。包括高管的聘用,像加拿大,每个州政府都有不同要求,包括加拿大籍员工必须保留多少等,这样的话,即便有些员工做得不好,按照当地法律你还不能开除他。所以,在签署股权并购协议的同时,也把对公司管理层的聘用协议一并签署完成。
(下转B02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