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社局精准扶贫持续发力,解决就业、医保难题
有了这些“福利”不愁看不起病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季昌栋 衣媛 李金山
  2017年,济宁市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脱贫。自2014年以来,济宁市人社局通过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按月举办精准扶贫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在医保扶贫方面,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员参保、门诊医保、待遇提升三大医保扶贫攻坚行动,减轻扶贫对象的医疗负担。
  送培训送岗位送技能
贫困户靠双手脱贫

  给扶贫对象一份工作,能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永远脱离贫困。在济宁,诸多贫困户通过在种植、电商加工、服装等不同特色扶贫车间就业,实现了从脱贫到小康乃至致富的转变。
  18日上午,曾经的贫困户包井芝正在邹城一家葡萄大棚里忙活着,一天下来,他能挣四五十元。“老伴身体不好,唯一的儿子精神不好,外出冻伤截肢后也没有了劳动能力。”提起自己的家庭情况,62岁的包井芝不禁叹了口气。鉴于他家的情况,中心店镇给他们一家三口办理了低保。在就业扶贫工作开展后,镇里又推荐他来这家农业公司打工。“在这里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种植技术,等待时机成熟,我也打算承包大棚自己当老板。”包井芝满心憧憬地说。
  今年3月30日,梁山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前往拳铺镇潘庄村、高庙村,将600多份《企业招聘岗位信息》送到贫困户手中,这里面有适合农村贫困户的56家企业213个就业岗位,详细标明了对求职人员年龄、性别、学历、技能等要求,以及员工享受的待遇、各项福利等,帮助贫困户及时掌握招聘信息求职,及时就近就地实现就业脱贫。
  扶贫先要扶智,从根本上破解贫困问题,让贫困家庭走出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加大培训是根本之策,每位贫困户在实现就业前,都在技能培训课堂上学到许多知识。
  自从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济宁市人社局将技能培训班办到乡镇、村居,让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扶贫对象就近就地接受免费培训。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和家庭服务产业发展,采取 “技能培训田间课堂”、“培训大篷车下乡”等形式,组织开展了“短平快”式培训,真正让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生产技术或劳动技能。
贫困对象想创业脱贫
资金扶持及时送到

  资金问题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最大难题,而对于自身经济条件不好的贫困户来说筹集资金更是难上加难。对有创业需求的贫困户,送资金最现实。
  汶上县次丘镇东温口村有家小超市,这是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刘霞开的。刘霞和丈夫患有不同的疾病,都是残疾人,今年9岁的儿子也和父亲得了一样得病,村里给三口人办理了低保。在村里人支持下,刘霞开了间小超市,挣些零花钱。“我申请了两万元的创业扶贫贷款,前两个月把小超市扩了些店面,多摆几种货,就能多挣一点。”刘霞很乐观,丈夫还能在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一家人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刘霞享受的创业扶贫贷款,是2015年底济宁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的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政策。
  为帮扶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贫困人员彻底摆脱贫困现状,针对扶贫对象资金短缺以及担保难的问题,济宁市人社局对贫困户中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且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人员,按实际经营需要,提供相应额度的免担保、免抵押创业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实际上,对于吸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车间,济宁市人社局也没有忘记扶持。
  对设立“就业扶贫车间”的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同时,设立2000万元的创业扶贫担保资金,设立“就业扶贫车间”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政策和贴息,并按招用符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人数,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400万元的创业扶贫担保贷款。贫困人员创业的可享受最高3万元的“免担保、免抵押”的创业扶贫贷款,政府给予全额贴息。
13.5万人免费全员参保
贫困户不怕病不起

  家住任城区唐口街道办事处程庄村的许秀兰,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儿子又患有腿部残疾,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任城区人社局将其纳入医保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进行帮扶。前段时间,许秀兰因冠心病严重需要安装支架,就在一家人为医药费犯愁的时候,医保扶贫解决了费用难题。
  许秀兰的儿子告诉齐鲁晚报记者,正常来说,安装支架前后加上住院,总共得在医院里花两三万元,但是得知是精准扶贫对象后,母亲做完手术,医保报销完,总共才花了四千多元,这样大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医保扶贫是济宁市精准扶贫行动的重要部分。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来说,医保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为让所有扶贫对象都能享受医保扶持,济宁市人社局实施了全员参保扶贫攻坚行动,确保将扶贫对象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截止2017年3月底,济宁市医保信息系统中标识扶贫对象13.5万人。
  扶贫对象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同级财政部门统一申报、给予全额补助。2016年度部分贫困户个人进行了缴费,济宁市人社局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划拨医保扶贫专项补助资金,为1.8万名已缴费扶贫对象返还政府补助资金252万元,所有扶贫对象均享受到了政府全额补助的政策。
完善慢性病鉴定制度
47种慢病可以报销

  患有慢性病的扶贫对象常年在门诊看病拿药,门诊医疗费支出较大、负担较重。针对这种情况,济宁市人社局完善了慢性病鉴定制度,将47种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
  据济宁市人社局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科科长纪志强介绍,门诊慢性病集中鉴定由原来每年2次增加到4次,一季度集中鉴定一次,恶性肿瘤患者等7种甲类疾病可随时鉴定。对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的,组织专家到扶贫对象家中进行现场鉴定。2017年第一季度慢性病共鉴定356人,目前已有8233名扶贫对象鉴定为门诊慢性病,享受到不住院也能报销医疗费的待遇。
  从门诊到住院、从基本医保到大病保险,推出了“三降低、四提高”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政策。
  所谓“三降低”,即降低慢性病门诊、住院和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经鉴定为慢性病的扶贫对象,门诊就医报销起付标准由500元降为200元;扶贫对象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由原来的200元、500元、1000元分别降为100元、300元、500元;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在省规定降低50%的基础上,全面取消了扶贫对象的大病保险起付标准。
  所谓“四提高”,即提高慢性病、住院、大病保险医疗费报销比例和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慢性病甲类病种报销比例由原来的70%提高到80%、乙类病种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在一、二、三级医院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0%、70%、55%分别提高到90%、80%、65%;大病保险每段报销比例提高5%;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自2016年3月政策实施以来,精准扶贫对象门诊慢性病就医56837人次,发生医疗费5346.3万元,医保报销4546.8万元,报销比例达到85%;住院就医48523人次,发生医疗费2.8亿元,报销2.3亿元、报销比例达到81%。
  在扶贫车间打工,每天能挣四五十元。 本报记者 贾凌煜 摄
  医疗保险减轻患者负担。 本报通讯员 张磊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