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孟子后裔邹城祭祖
追思孟母孟子,让砥砺前行者更有力量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孟召刚(左二)祖孙三代来祭祖。本报记者 黄广华 摄
     本报济宁4月27日讯(记者 黄广华 见习记者 孙璇) 27日,2017纪念孟母孟子大典在邹城举办。来自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及黑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等省份的千余名孟子后裔祭拜孟母孟子。
  当日上午9时,古典祭祀音乐响起,司仪的一声“启扉……”纪念孟母孟子大典仪式开始。众多孟子后裔和祭孟人士佩戴金黄色的绶带,穿过孟庙“棂星门”,跨过“亚圣庙石坊”,来到孟庙亚圣殿前纪念孟母孟子。社会各界代表及海内外孟氏宗亲后裔代表依次向孟母孟子敬祭花篮,鞠躬祭拜。
  “天地孕化,人类繁衍……赞叹孟母,抚育圣贤;恩泽后世,德莫大焉”、“中华道统,一脉承传……俨俨亚圣,巍巍泰山;文化始祖,道德先贤。”孟子第73代孙、齐鲁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孟晓苏宣读祭孟母文、祭孟子文。祭文历数孟母对中国古代母教文化的功绩,追思亚圣孟子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孟子第74代孟子裔孙孟繁睿来自上海,第一次跟随父亲拜祭祖先,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整理服饰,摘下帽子,向祖先跪拜。虽然只有5岁,但9个叩首都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含糊。
  孟庆年很看重孩子的教育。在他的眼里,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繁睿4岁起,孟庆年就教导他礼义。“一个人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走得更远。第一次带他来祭典孟子,首先是对祖先的敬仰尊重,也是希望他能够继承孟子思想等传统美德。”孟庆年说。
  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杨义堂是歌曲《孟子》和纪念孟子孟母大典祭文的撰写者。他认为,用隆重的纪念仪式追思孟母孟子,有利于发扬母教文化,传承孟子思想。让从政者对照孟子的思想准则要求自身,使经商者懂得先义后利,帮助为人父母者学会教育子女,鼓舞青少年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大宗户后裔祭祖 善养浩然正气
  在纪念孟母孟子大典上,孟子第73代孙孟庆聪搀扶着耄耋之年的爷爷孟召刚拾级而上,缓缓步入棂星门,4岁的儿子孟繁棋紧跟身旁,黑亮的眼睛四处打量着。
  如今孟召刚因腿脚不便极少出门,但年龄越大念想越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去一次就少一次”。
  时隔60年,孟召刚再次参加纪念孟子孟母大典,他边走边回忆幼年趣事。突然在一棵古树旁停了下来,指着不远处的红漆木门,“我家就和孟庙隔一条街,以前都是经过这个门去孟府学堂,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忆及往事,孟召刚的眼眶红了。
  “我们是大宗户,家住南关。从第59代孙出府,先后在淄博等地经商。小时候老一辈就将孟母教子的故事和宗亲历史讲给小辈听,现在我也把故事讲给曾孙听。”孟召刚说。
  孟庆聪同样对孟庙有深厚的感情。“工作忙,好几年没来了,这里变化很少。小时后淘气,翻墙,掏鸟蛋的事没少干。”孟庆聪说,为让儿子早点接受文化熏陶,他第一次带儿子来祭祖大典,期望儿子具备仁义礼智的品德,能够善养浩然正气。
  本报记者 黄广华 见习记者 孙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