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侵权商品与真品极为相似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易被侵权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块知名品牌的U盘,假冒产品在外观做工上与真品几乎一致,即便是有厂家专业人员指导,也很难分辨。对于消费者来说,该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2015年潍坊中院受理商标权案件191件,2016年受理181件,案件受理数量减少5.23%;占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比重从42.07%下降到26.27%。但这些商标权案件涉及的产品与普通消费者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密切相关,侵权商品与真品极为相似,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需要借助专业人士或专业工具才能进行区分,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极易被误导或欺骗。同时,由于信息缺失、取证困难、行政执法资源不足等原因,权利人一般无法直接寻找到侵权产品的生产源头,只能起诉零售商,零售商成为被告的案件数量较多。
  专利权案件仍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占绝对多数。2015年受理76件,2016年受理专利权案件67件,案件受理数量下降11.8%。专利权案件以潍坊当地权利人起诉居多,全部案件中仅有3件涉发明专利,其余均为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易于模仿和仿造,更易形成侵权。侵权企业大多急功近利,对原创技术重视不够,为谋取利益最大化,不顾是否侵犯他人权利,对市场畅销产品的设计统统采取“拿来主义”。
记者 张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