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万千桃李 育一代君子
记发展中的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校长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亲切交谈
       山东省曹县三桐中学创办于1992年,至今她已走过了25年的风雨历程。
  25年的艰难跋涉,25年的打拼历练,使她不断地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弱小发展壮大,由原来租用几间民房、几位退休教师、100多名学生的初中补习班,发展成为拥有三个校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400多名专职教职员工、7600多名在校生的完全学校。
  20多年来,孜孜三桐人栉风沐雨、求真务实,认真践行“做好人,求真知,做奉献”的校训,秉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教育为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守着传承、弘扬国学,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滋养每位师生的心灵,铸造三桐灵魂的办学思想,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为将学校打造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曹县三桐中学多年来立足高远,放目未来,坚决“不办短视的教育”,将教育还归本真。

文化立校,特色发展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这是民族瑰宝,是中华魂。曹县三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滋润每位师生的心灵,铸造三桐的灵魂。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学校相继建立了“季羡林书屋”、“冯其庸书屋”、“叶嘉莹书屋”,为全体师生亲近大师、走进大师、感悟人生创设了很好的平台。每天“三个一”,即“早晨一首诗,中午一次宣誓,下午一首红歌”,让学生从早到晚浸染在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除此,学校每年都定期举办几个大型活动,三月听课月,四月读书月(包括四月第一周的文学讲座、第二周的中华好诗词知识竞赛、每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的诗词吟诵会等,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五四运动会,六四高三最后一操,十月的理科知识竞赛,新年的红歌赛等,让全体师生受到了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渐染,传递了正能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求真、向善、尚美的道德情操,和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
制度管理,稳步发展
    三桐中学的管理是制度管理,用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几年来学校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三桐中学各项管理制度汇编。这些规章制度是我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制度大家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绝不因人而变,朝令夕改。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没有特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率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带头执行。学生的五不准,老师、级部领导和校领导要率先垂范。不带手机进教室,不坐着讲课,工作日不饮酒。不备课不上课,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有收必改,听课有听必评等等,都是我们每位领导、教师必须遵守的。今年开学伊始,又将创办“无烟校区”纳入规章制度之中,明确指出,不论校长、主任,还是老师、学生;不管是来学校访亲探友,还是上级领导、兄弟单位莅临指导,都不许在校园内抽烟。
  以制度为准绳规范全体师生的行为,现在每一个三桐人都生活在透明、公平、公正、健康的环境里,他们开心、舒心、阳光、幸福。

狠抓课改,持续发展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是第一要务。组建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先决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为突破口,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面对民办学校生源底子较薄、学习习惯较差的现状,学校建立了一整套相应的评价机制。衡量教师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看学生比中考进步了多少、改变了多少,在学校中是否不断进步,直至高考。只要有进步,学校就会表彰、鼓励,增加工资。让老师们的工作有成就感,事业上有奔头。为提高老师幸福指数,不断增资减负,工作负担减下来,决不让老师以透支身体为代价,工资却要年年增加,学校已经连续五年增加教师工资。前年按教龄最高月增1000元,去年又按教学水平再次提高了老师的工资待遇。
  二、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竭尽所能的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方法,不断扩大教师们的视野,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从06年开始每年都会派出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外出学习,省实验中学、山师附中、昌乐二中、天津中学、永威中学及潍坊、临沂、浙江、江苏等地名校都留下过三桐年轻教师们虔诚求学的足迹。2014年又派李永春老师到浙江挂职学习一年,深入系统的学习他们的教学与管理,回来后任命为教务主任,主抓教学工作。
  三、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听课和推门听课相结合已经成为常规,每年3月听课月,都会全校范围内组织听课,并且有听必评。不光董事长听课,所有领导及本学科老师必须听,同时鼓励其他学科老师参与听课。有人问李校长如此集中、高强度的听课评课活动,累不累。他说,“说真的,看到一批年轻教师进步和成长,特别看到同学们主动学习,大胆质疑,积极参与,乐学善学,会学了,学会了,我就感到十分愉悦;我认为累也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四、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为了有效、规范、科学地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三桐中学经常结善缘、攀高亲,借梯子上楼,将一些著名校长名教师请进三桐。
扶贫助学,惠泽桑梓
    从建校那天起,曹县三桐中学就确立了“办平民化学校,惠泽桑梓乡亲”的办学定位,坚持低收费、严管理、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并逐步加大扶困力度,形成了一种制度:对贫困生实行“减、缓、免、补”的办法,决不让他们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除正常享受国家各项减免政策外,学校每年都有700余名学生或减或免学杂费,数额高达百万元,全年补助生活费、发放奖学金40余万元。一所民办学校,为给平民子弟提供更好的求学机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走“低收费、严管理、高质量”的路子已属不易;每年竟还自己掏腰包对大量的贫困生实施“减、缓、免、补”的学费政策,非有大爱大胸怀的教育情怀者不能为也。如今,“到三桐读书,教师工作热心,学生学习安心,生活安全舒心,家长满意放心”,已成为社会共识。
  25年的上下求索、艰苦拼搏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李艳桃芳。建校以来,三桐中学多次受到省市县主管部门的嘉奖和表彰。先后被评为“全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2015年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并做了典型发言。2016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高达528人。曹县三桐中学高效勤勉的治学、科学严谨的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时至今日,高速健康发展中的三桐中学已经成为了鲁西南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