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泰山、曲阜黄金旅游圈,宁阳做活“旅游+”全域文章
手工工坊变景区,一年迎客五万多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提起宁阳,不仅有已经成熟的梨花节、大枣节、蟋蟀等丰富的传统旅游资源,围绕“旅游+”的全域旅游文章,也逐渐做活起来。旅游与工业结合为游客带来新体验,与农村结合为老百姓致富增收,与文化结合让古庙重焕生机。
  工艺品企业的6个工坊
全部对游客免费开放

  很多人经过京台高速宁阳段时,可能都看到过路边高耸的铜铸石刚当雕塑,不过却想不到,在这座雕塑之后,还隐藏着一处“旅游+工业”的示范点。21日,记者来到这处工业旅游示范点,中京文化艺术旅游景区,通俗地解释“旅游+工业”,就是这里是一处工厂,但同时也是游客随时能进来玩儿的景区。
  中京文化艺术旅游景区,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以泰安市泰山新世纪景观饰品公司为平台,公司本身则以生产、销售艺术制品为主。开工之初,就被列入宁阳县重点项目,也是宁阳旅游与工业、文化结合,转型发展的“代表作”之一。在景区里,铸造、锻造、泥塑、雕刻、3D、陶艺等6个工坊里,都有工人在紧张忙碌,这其实就是企业的几个车间。
  除了进行生产,这6个工坊里还有游客免费进入,进行参观,自己动手做些小物件。泰山新世纪景观饰品公司总经理张纪军介绍,去年,这里接待了5万多游客,还有不少外国人看中这里的体验功能,来自己动手做些陶器、泥塑,景区也经常迎来一些慕名而来的散客。这里招聘了120多名熟练工,都是宁阳本地工人,为当地解决了部分劳动力问题。
  “景区位于泰山、大汶口、曲阜山水圣人黄金旅游专线上的中心位置,定位是新型全域文旅业态,打造国内文旅新基地、省内旅游商品集散地、宁阳经济文化新高地。”张纪军说,酒店、餐饮、商业地产、生态农业等,都在景区规划内容之中,二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创产值10亿元左右,吸纳帮助就业、创业上万人,促进宁阳县经济、文化发展。
偏穷乡村借旅游翻了身
开起动物园,村民拿分红

  除了与工业相结合,在宁阳县东疏镇,观光理念被融入园林发展之中,让东疏镇这片占地4.5万亩的园林,也成为了著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在东疏镇胡茂村,83岁的闫修德正在自家院子里做饭,不过他的院子,有一半已经租给村里,变成了民俗展馆,展示着200多件农村老物件。每年1000块钱的租金,让闫大爷很满足。去年8月,胡茂村依托于东疏园林,挖掘村内文化要素,修路种花,开始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最近两个月,整修老房子,购置马车、自行车,宅基荒片、垃圾场也都摇身一变,成了绿草丛生的小公园。
  村党支部书记吴延春介绍,虽然发展乡村旅游时间不长,不过村里现在每逢周末,每天都会有1000多游客来消遣放松,宁阳县城、汶上县、兖州市是主要客源地。“谁会想到,胡茂村这种从前最偏、最穷、车都开不进来的地方,如今环境整洁,有了农家乐,有了民宿胡同。这都亏了发展乡村旅游,让胡茂村大变样。”
  大变样的,更是村民的生活。村里准备利用原有林地打造动物园,占到了村民孙方同家里的苗圃。“我是党员,苗圃不要租金,免费给村里用。不过动物园开始接待游客之后,我可以拿分红。”孙方同说,原来他只靠种地赚钱,乡村旅游搞起来之后,绿化、建筑这些活,都是找当地村民干,他每天能多挣八九十块,“真是怎么想也想不到,小乡村会有这种大变化。”
铺路120公里串起六个乡镇
沿线景点串联成线

  一睹宁阳风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到神童山风景区,想到这里的十里梨花长廊、百世神童流芳、千年紫藤长青、万亩枣林飘香。但去往神童山的必经之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记者从山脚下坐车到达景区,一路上,每隔十几秒,手机屏幕和相机上就会蒙上一层灰尘,山间景色秀美,脚下的路却尘土飞扬,路不是很宽,而且陈旧的土路坑坑洼洼。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有所改善。为了解决旅游交通问题,宁阳县委、县政府已经启动了120公里旅游大道打通工程,耗资1.4亿,将东部山区东庄、华丰、瓷窑、堽城、蒋集、葛石等6个乡镇的路全部打通,并将沿线景区景点串联成线,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目前,部分道路已经修通,整洁的水泥路与之前的土路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修路,还要修庙。在堽城坝南200米处,坐落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庙。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记载,禹王庙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员外郎张盛建坝,因立庙。”经过数百年沧桑巨变,禹王庙亟待保护。
  2015年开始,宁阳县争取资金800万元,重新启动了禹王庙抢救修缮工程,历时18个月,修缮了东西院庙门、钟鼓楼、东西庑、禹王殿、禹王台、碑亭、影壁、围墙、厕所、进排水消防大门、消防泵房等建筑。21日记者来到禹王庙时,景区因修缮工程仍暂停对游客开放,不过,就算为了庙里“虬枝岐柏”、“禹碑虹渚”这些宁阳八景中的二景,也是值得一等的。
东山、北水、西平原、南蟋蟀
宁阳整合资源多点发力

  “东山、北水、西平原、南蟋蟀”,近几年,宁阳逐渐挖掘出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多点发力。宁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赵相鑫介绍,围绕“设施先行、资源整合、项目带动、培塑特色、产品开发”五大重点,宁阳正在主动融入泰山、曲阜黄金旅游圈,做活“旅游+”文章,努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围绕五大重点,宁阳县强化设施建设,打造并利用好中东部景观旅游大通道,发挥桑安口水库、月牙河水库周边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增强旅游承载能力。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编制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全域旅游体系。主攻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动复圣文化景区、东疏园林景区、神童山景区、禹王庙等提档升级,策划打造东疏苗木花卉特色小镇、复圣家风小镇等特色景区。
  同时,围绕美丽乡村创建,催生多种旅游业态,打造“宁阳人家”,继续办好宁阳县特色节庆活动。搞好宁阳大枣、龟山砚、十字绣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实现品牌效应。通过抓重点带全域,促进宁阳全域旅游快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