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本道精神 践行“两学一做”
——写于大型现代吕剧《邵本道》首演之际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司伟 辛戈 田甜
  “共产党员就得对老百姓好。”
  “共产党对咱百姓好,能带领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我觉得共产党对老百姓好,我是党员,就也得对老百姓好。”
  “钱是党给我的,我不还给党,还给谁呀”
  “村里对我照顾好,钱在我这里就是废纸”
  “只要为群众办好事,钱不够我还攒”
                            ——邵本道语录
  大型现代吕剧
《邵本道》首演启动

  “春夏秋冬勤积攒,风风雨雨几十年。多少回,山里你曾把矿石捡,多少回,海阳城里推过砖。这都是一分一分零钱攒, 这都是一块一块积成千……”
  4月26日晚7点,一部以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老党员邵本道事迹为原型的大型原创现代吕剧《邵本道》在威海市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报告厅上演。伴随着故事情节徐徐展开,全场近千名党员干部群众流下感动的热泪。
  该剧以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奖项——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的邵本道事迹为题材,深入挖掘创编。自4月26日起至4月28日,连续汇报演出三场。
  时间退回2013年,邵本道攒着18张存单敲响了村支部书记邵洪寿的门。“我要把我攒的所有钱都交给党,用这钱给村里办点事吧。”邵本道的话,让邵洪寿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邵本道生活非常简朴,平时连一分钱都要算计着花。
  三十万零五千元!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没有几家能存下这么多钱。小山村一下子炸开了锅。村民们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平时过日子细得“抠门”的老人,竟然做出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村民们被深深感动了,邵本道的邻居、63岁的王淑凤流着泪说:“这笔钱是怎么攒下的?是一分一分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1929年,邵本道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8岁讨饭,13岁给人打长工,父母去世得早,靠吃“百家饭”长大,可谓是吃尽了旧社会的苦。“小时候想当兵,就是觉得共产党对老百姓好。”1947年春天,19岁的邵本道终于在参军不到一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邵本道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转战福建剿匪,战争中,头部受过重伤,退伍后,后遗症复发,头痛剧烈。老人也没向组织伸过手,止痛片抗一抗,实在不行就去针灸缓解疼痛。
  1954年,退伍回村后的邵本道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带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党员品格,投身到社会主义生产中。他带头开荒,东一分,西一分,最远的能跑出去十几里远。最舍得遭罪,每天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是大家对邵本道当时最深刻的印象。1985年开始,邵本道又先后被安排在离村几十里的大顶庙铁矿和海阳滑石厂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脏活累活他抢着干,一干就是20多年。1985年,企业倒闭后,邵本道再次回村务农。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向组织讲条件、要待遇,在他的意识里,永远没有“索取”二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邵本道也始终传承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他家里每一件物品都是缝缝补补,能用则用,家里没有几件电器,就连电风鼓也不舍得用,常常一年用不了几度电,还没有电表自身耗的多。邵本道喜欢喝茶,但为了省点茶钱,他每次都把泡过的茶叶再煮一遍接着喝。他给自己定的伙食标准是一日三餐不超过三块五。很难想象,一位月退休金3000多元的老党员生活竟是如此的节俭和艰辛。
  “为什么要留着钱不花呢?”邻居们不理解,纷纷猜测,有的说,他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勤俭惯了;也有的说,他不会生活,不懂得享受。可邵本道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是一个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钱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光想着吃穿,要时刻装着群众,尽其所能回报党和人民的恩情。
  邵本道家的相框里,镶着两张奖状,奖状虽然被照片覆盖着,但仍可看到上面的字迹:“先锋模范作用优秀党员”。对于这些年代有些久远的荣誉,邵本道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
倾力打造精品剧目
《邵本道》

  邵本道为村集体捐出一生积蓄的故事感人肺腑。为了弘扬邵本道无私奉献的正能量,今年,乳山市将邵本道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大型现代吕剧《邵本道》通过不同时期邵本道的足迹,从小事件中寻找人物的大故事,插叙中突出人物内心活动,对比中梳理和寻找人物情感脉络。
  据悉,此次演出,乳山市专门邀请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和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马常委担任艺术顾问,省著名导演、滨州市吕剧演艺公司刘军章担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韩日成担任作曲、指挥,国家二级编剧刘芳华担任编剧,邀请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文宗哲、王淑芝老师倾力加盟。
  为了真正将邵本道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浓缩到舞台剧中,乳山市吕剧团数次组织主创人员深入邵本道老人所在的夏村镇邵家村采风,通过走访邵本道老人、村支书、工友、邻居等充分挖掘创作素材,用心把《邵本道》这部剧打造成精品吕剧。
  “最初吸引我的正是邵本道这种‘本分有道、本行大道’的本色精神。”省著名导演、滨州市吕剧演艺公司刘军章说。
  “我认识到邵本道这种精神以后,使我更加充满了对这个角色的热爱,我要努力把他塑造好、表演好,呈现在舞台上,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接受这个正能量。”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邵本道的扮演者文宗哲深有体会。
  乳山市吕剧团副团长修森表示,此次演出在舞台布景、灯光、音乐等方面都下了真功夫,力争打造一部精品剧目,让广大观众都能感受到邵本道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开展党性教育
永葆党员本色

  89岁高龄、有着70年党龄的邵本道老人曾说过,共产党员就是群众的主心骨,要站得直、行得正。新时期共产党员应该怎么做才能称得上“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邵本道就是答案:他一辈子都在做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他的本色人生,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百姓的炽热情怀。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乳山市多次组织邵本道事迹报告会,号召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邵本道同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心向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照邵本道同志的先进事迹,反省自身、正视差距,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展现良好形象,把学习邵本道精神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乳山的强大精神力量。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乳山市又通过艺术创作将邵本道事迹搬上舞台,认真挖掘邵本道同志精神内涵,大力弘扬其感人事迹,进一步号召党员干部向邵本道同志学习,热心公益、奉献家乡、报效祖国,让邵本道精神深入人心。
  “之前对于邵本道老人捐出毕生积蓄的做法,我并不是特别理解,也曾想过怎么现在还有这样的人。今天通过这部剧目,了解了他的经历,走进他的精神世界,让我明白,永远跟党走,一心为群众,这就是他的信仰和追求,同时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此次首演后,青年干部王丹丹深有感触的说。
  “邵本道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一辈子都在做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他的本色人生,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学习。作为村干部,我也会多为村民干实事,真正像邵本道那样对老百姓好。”村支书邵洪寿说。
  下一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在三场汇报演出的基础上,乳山市将启动巡演,带精品剧目走进村庄、企业、社区,让更多的群众从剧目中感受忠心向党、一心为民的本道精神。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我们的巡演也将结合送戏下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沿线村庄的老百姓身边。”乳山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