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助力青春启航 共筑职教梦想
2017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里是书香飘逸的学园,这里是传承技能的乐园,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梦想启航的地方,这里是高唐县唯一一所集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汇聚多年发展积淀
彰显雄厚办学实力

  高唐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位于高唐县时风东路188号,占地面积658亩,总建筑面积110115m2。学校设施能够满足5000名在校生学习生活,每年能够承担3000人次的短期技能培训。
  近年来,学校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高等学校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为办学宗旨,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动态调整专业,目前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康复技术、现代农艺技术、会计、电子商务、酒店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693人。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山东省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会计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艺技术三个专业专业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了中德诺浩汽车维修、中德竞安城工业机器人、恒成电子商务、万航航空服务、中企润林高铁乘务等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校企合作班每年招生规模在200人以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悉心关怀下,积极筹措资金,大规模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完成校内汽车专业实训基地、数控专业实训基地、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和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13处。近三年,学校累计支付实训设备购置资金2200万元,全部用于淘汰更换老旧实训设备和添置新实训设备。学校建有各专业实训室38个,各类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2254万元,生均实训设备价值6103元。
  学校网络中心设备先进、齐全,外网带宽100Mb,校内主干网为1000Mb光纤,校园内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教学用计算机700余台,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室、教学研讨室配备移动多媒体设备,全校教师每人一台计算机。学校现有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1.4TB,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全校率先实现了学生上课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进行线上互动教学。定制开发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资源库、学校管理系统和在线教学系统等模块的数字校园平台广泛应用,学校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和学校管理数字化。
“三位一体”育英才
卓越品牌续华章

  近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立身,强技报国”的理念,注重服务于学生个性化成才和终生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并完善的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成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可资借鉴的典范。
  构建品质素养体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坚持以德育工作为首的工作思路,将素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完善品质素养体系,形成颇具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模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让校园成为立德树人的沃土。
  学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立素养学科工作室,编写突出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构建并逐步完善以体育活动课、公共艺术鉴赏课、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安全课、礼仪课等为主要内容的素养系列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同时,学校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成立书法、球类、象棋、轮滑、排舞队、合唱团等10多个学生社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净化灵魂,展示自我,增长才干,提升素质,使校园成为展示才华的舞台,成为放飞梦想的驿站。
  学校为弘扬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德育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中华经典品读”、“师生书画展”、“舞龙舞狮”、“太极拳表演”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学生礼貌待人、爱国爱家,增强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质。
  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在教学中,学校注重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计算机基础等)与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相互融通和配合,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升学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校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在充分分析关键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企业行业专家意见,制定修订了9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61门专业课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16本,搭建起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合作开发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1.4TB、仿真软件8个,建成精品网络课程10门。学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实习实训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比例达到了专业课课时的50%以上,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87.6%%。学校专门设置校企合作处与企业进行接洽,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家进校园,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对口顶岗实习。
  学校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类型教学内容,学校提倡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技能课中推行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虚拟职场、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语数英等文化基础课中推行“学案导学、分组合作、双主并举、当堂达标”的十六字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更加活跃,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
引领职教特色
铸就卓越品牌

  卓越的品牌源于广阔的就业前景和独特的升学优势。近年来,学校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每年在为当地各类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同时,在山东省春季考试中屡创佳绩,实现了双丰收。
  学校2016届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企业就业723人,初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平均月薪持续增长,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月收入平均为2560元,毕业生对母校的综合满意度为82.9%,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2%。 
  学生就业后的个人发展状况良好,毕业生近11%的学生毕业三年内得到职务晋升,有26%的毕业生成为车间或班组技术骨干。同时,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山东省职业教育政策,积极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助力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升入高校学习。2016年有216名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深造。
  学校的办学成效得到省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两年来,唐山第一职专、内蒙古阿荣旗职教中心、云南红河自治州职教中心、河南淇县职业中专、淄博工业学校、嘉祥县职业中专、等40余所学校前来考察和交流。《中国教育报》《齐鲁晚报》《聊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进行了报道。
  鲲鹏展翅凌万里,策马扬鞭自奋蹄。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全体教职工团结务实、奋勇拼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今日耀眼的职业教育品牌。大家完全有理由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学生实训课。
  未来巾帼工匠。
  电子商务实训室。
  高唐职教中心学生龙狮队在元宵节表演。
  志愿者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