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官员实行召回制,加以“回炉锻造”,并非新闻,多地曾经试水。而在旬阳县,启动这一机制,立足点同样很简单,就是让从严管党治吏更有力,让问题官员真正回归初心。
针对干部出现年度考核不合格、不作为、工作滞后、大局意识不强、拉帮结派等15种情形,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实行召回管理“回炉锻造”。5月3日上午,旬阳县第一期“回炉锻造班”开班,15名学员接受集中培训教育,其中包括县国土局原党组班子7名成员。
首批被“回炉锻造”的15名官员中,旬阳县国土局占了近半,足见其问题之严重。背景是,该局原领导班子被评为“全县最差队伍”,“局班子内斗很厉害”。红头文件当欠条、购置超标车、挪用国家重点工程专项资金建设办公大楼,诸如此类的举报也将该局置于舆论漩涡之中。更不可思议的是,今年3月,省市县各级党委(组)巡查该局,旬阳县委也把该局列入“后进单位”实施整顿,但局党组成员依然我行我素。
如今,该组原党组书记李峰及7名党组成员被集体免职,其中3人被市纪委立案调查,可谓咎由自取。
在集体免职的同时,并对7名成员召回管理“回炉锻造”,显然极有必要。其实,对问题官员实行召回制,加以“回炉锻造”,并非新闻,多地曾经试水。而在旬阳县,启动这一机制,立足点同样很简单,就是让从严管党治吏更有力,让问题官员真正回归初心。对问题官员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使他们深刻意识到自身不足,从灵魂上受到触动,到行动上向党章党纪看齐。
“回炉锻造”是好药方,能不能发挥效果,以及能够发挥多大效果,往往取决于被“回炉锻造”的官员有没有痛改前非,会不会彻底矫正偏离的航标。故此,一方面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锻造”那些问题官员,“锻造”不达标,就不让他们“出炉”;另一方面还应该实行追踪监督制,那些“出炉”后的官员重新上岗后,能不能恪尽职守?会不会故态复萌?有没有出现新问题?诸如此类,都应该监管到位。
有个细节不能不提。在前任局长赵启强违纪之后,李峰临危受命。结果,从2016年开始,李峰也因“大操大办父亲丧事收受巨额礼金”等问题多次遭举报。这说明什么?说明落实党纪国法不能仅靠官员自觉,如果制度建设跟不上,如果监督措施太疲软,如果一把手权力过大,乱象就会纷呈,这也提醒监管部门,在内部监督的同时,有必要引起更广泛的外部监督,免得监督制度失灵。
从报道可知,“回炉班”重点解决领导干部本领恐慌、工作平庸、甘当“南郭先生”等突出问题,旨在消除“软骨病、争利病、老爷病、懒散病、推诿病”等“机关病”。这些问题基本上局限于干部作风等范畴,如果有官员贪污受贿,等待他们的是法律制裁,而不是简单“回炉”。
据统计,2015年7月至今,旬阳县发现和查处庸政懒政问题292件,问责211个单位、518人,其中诫勉谈话94人次,通报批评383人次。一连串数字背后,彰显了相关部门从严管党治吏的决心。正如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所称,全面提升抓党建的能力,完善动力生成机制,强化敢于担当负责的执行力,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陕西落地生根。当“回炉”机制更加健全,当制度威力不断呈现出来,不仅可重塑党风政风,更能让民众在风气为之一新中更有获得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