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西麓曹家庄发展民宿游,国庆节前迎客
采茶种茶住农院,纯正山里味
2017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泰山西麓,与桃花峪相距不远的曹家庄村,凭借培植多年的茶产业和优美自然风光,已成为广受市民、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点。依托村里15处闲置房屋院落,曹家庄村开始发展民宿旅游,一院一品。今年“十一”假期到来前,计划完成6处院落改造,对游客正式开放。
  投资近百万治理河道
野生樱桃挂满坡

  像多数游客一样,记者来到曹家庄村时,最先看到的是村里顺着山势、穿村而过的曹家庄河。河道两边绿树成荫,野生的樱桃树挂满果实,可以让游客随意采摘,护坡、水坝都以原河道内自然石为主材料,河道两侧建设了步行道、休闲区,成为可供游玩休憩的景观带。
  不过曾经的村子可不是如此。过去,曹家庄村只能算是偏远山村,路面坑洼不平,长约1300米的曹家庄河道垃圾遍布,老百姓没什么环保意识,每当经过河边,臭气熏天。到了汛期,山洪对两岸农田冲刷损失严重,村民也有不少损失。主要交通大桥桥面塌陷、桥墩裸露。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先行,在泰山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支持下,村里投资40余万元,对整个大桥实施加固工程。
  曹家庄河道治理工程,投资则达到90余万元。村里邀请水利专家制定方案,分段对河道淤积泥沙进行清理,对原护坡进行加固,结合河道走势,规划新建7座拦河坝,将上游来水尽量留住,目前,已经完成河道改造350米。该项目预计拦河坝蓄水量5000余方,对于百姓灌溉、游客游玩,都将带来极大便利。如今的曹家庄村,已旧貌换新颜。
改造老房成民宿
小院别有风景

  在曹家庄河以南,有15处早已被老百姓闲置下来的老房子,房子废弃后,房顶、院墙很多出现坍塌,早已经不能住了,不过这些房子,却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曹运强眼里的“宝贝”。2016年,村里成立了岳首旅游开发公司,全面负责旅游开发。为增加集体收入,曹运强带队外出考察一圈,盯上了民宿旅游产业,这15处老房子,正在悄然改头换面。
  记者来到一处已经完工的院落,旧房子在维持外部风貌的基础上,已经加固提升,院子干净整洁,保留了古树,新增了摇椅,内部则高标准装修,重新安装了水电暖各种设施,自然与现代气息相结合,与酒店“标间”无二,甚至还略胜一筹。隔壁另一处院子正在施工,整体以徽派风格为主,小院流水潺潺,还加盖了二层观景平台。
  “我们邀请了美术老师设计图纸,每个院落都会有不同风格,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曹运强说,现在就已经有游客过来住宿,记者到来前,几位来自周村的游客刚刚离开。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今年“十一”假期到来前,争取完成6处院落的全面改造,对游客正式开放。
  对于老房子原主人,村里每年支付4000块钱的租赁费,也算为村民增收,直到旧村改造完成后,房子收归村集体所有。发展民宿旅游,不仅把闲置的老房子重新利用了起来,给村子带来经济效益,还为村民增加了就业机会,当下的改造和今后的管理维护,都将由村民承担起来。村里的明朝古建筑藏佛寺,也将进行重点开发,以配套民宿项目,丰富旅游内容。
种茶采茶炒茶
游客也能试一把

  以民宿项目为依托,曹运强还打算推动茶产业发展再进一步。1999年,曹家庄村就开始种植茶叶,属于泰安最早种茶的地方之一,目前茶园面积已有600多亩。这个季节放眼望去,村里到处都是茶园,一片翠绿。曹家庄水库来水、桃花峪来水在此汇聚,为茶园提供灌溉水,山村昼夜温差大,也保证了茶叶品质。
  “一年下来,一亩茶园大概有12000块钱收入,这些年,很多村民把自家果树砍掉,改种了茶叶。”曹运强说,现在村里294户人家,几乎家家种茶。早期村里成立了茶叶种植合作社,后来并入岳首旅游开发公司,提供收鲜叶、炒茶制茶、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也顺道带动了周边像马套村的茶产业发展。有了公司做后盾,老百姓种茶不愁没人收、卖不动、价格低,现在哪怕70岁老人,只要眼不花耳不聋,都会到自家茶园里采茶劳作。
  今后,借助民宿项目带来的人气,村里打算结合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茶园之间目前都是很窄的生产路,下一步,将把这些生产路用小石头铺成观光路,让游客游览茶园的同时,还可以体验种茶、采茶、炒茶,然后把自己制作的茶叶带回家。“游客在这里,可以采茶、买茶、逛村子、吃饭住宿,村里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