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集中整治基层“微腐败”
重点聚焦处事不公等三大类问题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0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民正) 日前,记者从德城区民政局了解到,《德州市民政系统集中整治“微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在民政系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微腐败”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和查处基层在为民办事、民生领域以及相关执法中存在的“微腐败”。
  检查整治范围为各级民政部门和直属单位,以及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服务单位、基层民政经办机构等组织和人员。重点整治对象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窗口单位、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窗口单位、社会组织登记服务窗口单位、优抚安置服务窗口单位、社会福利服务窗口单位等。其中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窗口单位包括申请、入户调查、评议、公示、审核、资金发放、资金监督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单位。
  重点整治和查处基层在为民办事、民生领域以及相关执法中存在的“微腐败”。处事不公方面,重点整治在城乡低保、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等民生领域资金、物资分配、项目安排等事项中滥用职权、优亲厚友、与民争利行为。以权谋私方面,重点整治在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雁过拔毛、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挥霍浪费等腐败问题,以及在落实民政政策中权钱交易、吃拿卡要、克扣群众财物、降低民生保障标准、迟延资金发放等突出问题。
  此外,作风不实方面,重点整治在位不为、为民服务态度差,作风简单粗暴、接待困难群众和服务对象时语气生硬、态度傲慢,对待群众合理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现象,以及政务不公开、工作透明度不高,群众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