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工智能”领航山东文化产业发展
VR体验、人机交互成文博会热点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位于“一带一路馆”的文化济宁展厅,入口处摆着一尊高2.3米的孔子雕像。  本报记者 马辉 摄
  在山东展区,“哇欧”机器人、VR技术等“文化+科技”成果成为参展商争相关注的亮点。  本报记者 马辉 摄
     11日上午,经过精心准备,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山东展区吸引了大量参展商驻足,其中在“文化科技融合”展区,VR超级教室、VR阅读、VR游岱庙、大数据人工智能交互平台、“哇欧”机器人等现场互动体验火爆。
  本报记者 陈晓丽 马辉   
戴VR眼镜交互学习
电视随时“听令行事”

  “我可以试一下吗?”11日上午,在深圳文博会山东展区,VR超级教室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参观者纷纷戴上特制眼镜,感受VR技术的神奇。缤纷的海底世界,种类各异的鱼群在眼前游来游去,只要轻轻操作眼镜侧面的触摸板,目光所及之处就会有语音进行相应讲解。
  “VR超级教室作为授课老师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青岛黑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彬接待了众多体验者。截至目前,VR超级教室已经在全国各地20多所学校落地,多语言版本即将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据介绍,目前山东VR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教育、图书、旅游及其他商业应用领域已逐步普及。文博会上青岛出版社带来了一本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云冈石窟佛造像典藏卷》,戴上VR眼镜,令人震撼的佛像立刻展现在眼前。
  简约现代的外形设计,让人想不到眼前是一台电视机机顶盒。机顶盒和挂在文博会山东展区墙面的电视机相连,参观者可以随便对电视下命令。无论是想知道最近的天气、影视剧推荐,还是某个演员即时介绍,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山东浪潮工作人员杜永康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2017年重点打造的产品。“机顶盒其实只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交互平台的载体,通过大数据库和云计算,能够实现电视机对人的智能响应。”
  这种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交互平台的机顶盒已经在北京、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进入家庭应用,而北京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产品就来源于山东浪潮。
  此外,机器人也是人机智能交互的重要体现。文博会上能唱能跳,还能带路和陪聊的“哇欧”山东机器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哇欧”具有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自主避障、远程监控、娱乐查询等功能,可进行幼儿园、银行等场景化定制。
在“一带一路”上
叫响曲阜文化示范区

  在位于“一带一路馆”的文化济宁展厅,入口处高2.3米的孔子雕像、萌萌的孔子摆件、陶瓷工艺的孔子像……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了埃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以色列等国家的友人前来参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济宁展厅增加至105平方米,入口处是一尊孔夫子雕像,内部以运河和荷花为主要元素,展厅整体以儒家文化的传统黄色为主基调,彰显孔孟文化发源地这一独特的品牌形象。整个展厅的设计,融入了互动体验、科技展现、文化展示等多个关键要素,以互动的体验留住观众,以厚重的文化感染观众。
  在现场,三孔文创、老济宁记忆文创、陶艺、砭石、冷兵器等本土文创产品,让整个济宁展厅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味儿,当然,最受人瞩目的当数各类孔子像了。不少外国参展商纷纷前来参观济宁展厅,近距离了解孔子及儒家文化。其中,来自孔子家乡的传统技艺和工艺品,让他们格外地感兴趣。
  “济宁正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中华优秀文化起点城市。”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庆军介绍,济宁展厅重点围绕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文化旅游、创意济宁三大主题。其中,在“一带一路馆”突出推介展示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示范区的规划布局、内容设计、重点项目及取得的新进展、新亮点、新成果等,真正在“一带一路”上叫响曲阜文化示范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