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促个性教育潜心育人塑魅力师生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吟诵《弟子规》
  教师吟诵社团
  校园秋景
     文/片 通讯员 郑春艳

  章丘区实验小学紧紧把握“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个总基调,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个性教育,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强化德育工作、开发特色课程等举措,努力打造个性学校、成就特色教师、培养特长学生,让学校教育更加符合师生的心理期待,让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让悠悠校园成为师生心灵栖息的家园乐园。
重思路,明方向,
顶层设计更系统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出质量,采用什么方式管理,什么人来管理,管理尺度如何把握,管理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办学理念的高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学校始终把精神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构建师生精神家园。学校在上海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个性教育的学校文化理念系统设计,以“打造全国知名个性化教育小学”为学校发展目标,以“求实干,会创新,善合作,爱奉献”为学校精神,重新修改完善了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理念系统。
  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为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做最好的自己”是学校核心理念。它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和找到他自身潜藏的能量。个性教育办学特色通过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打造个性化学校的办学方略去具体实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校训,“做好自己,成就他人”是校风,“乐教善教,和而不同”是教风,“独立思考,求真向善”是学风。学校把教师发展目标定位为“厚德博学,大气儒雅”,“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则是学生发展目标。
抓优势,显个性,
建设优雅生机校园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是学校教育资源凝聚和生命力的源泉所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
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个性化的优雅生机校园。三层教学楼走廊分别刷成黄、绿、蓝三个色彩,寓意大地、草原和蓝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怀抱里健康快乐成长。统一设计了班级文化,教室门前悬挂班训、班主任寄语和班级合影,营造了团结向上的班风学风。实验小学的每一个班级门前都有一棵知识树,这是孩子们与墙体对话的小小空间。实验小学的走廊文化更是别有新意:低年级的小展厨,高年级的400余幅书法和国画作品,给孩子以充分的展示舞台,也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占地面积大的优势,星璀楼后开垦大面积种植园,星彩楼后种植大量果树,由孩子们分别命名为“开心农场”、“开心果园”,每班都划有责任区域,除草、浇水等日常养护工作均由教师和孩子们完成。学校重视绿化,栽培大量花草树木,校园一片繁花锦绿,生机勃勃。星河农场,开心果园,森林大课堂,放眼校园,一年三季都是花海果园;连椅、秋千、体育健身器材点缀其中。在这里,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乐园。
重课程,出精品,
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课程建设是践行学校教育理念的重要支撑,实验小学坚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补,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兼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互补,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课程,营造本校独有的文化氛围。
  学校结合教师特长和兴趣,经过筛选确定了100门学校课程,逐渐形成了一套彰显实小理念和特色的星河学校课程体系。坚持精品课程与级部课程相结合的原则:低年级主要开设“阳光车间”,以手工制作为主,共16门课程。中、高年级打破年级界限,建立了七大主题46项研究内容的拓展探究型课程,作为学校的精品课程。三到六级部设置38门级部课程。课程的实施,做到了人人有特长,个个能精彩,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就精彩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高年级学段46门精品课程分别在周四、周五下午分两次进行,充分利用好功能室,开全课程,着重打造,力求出成绩,出精品。低年级的阳光车间,三-六年级的级部特色课程都在周五下午进行,打破班级界限,重新组合人员,根据需要,或在班内,或在室外开设。课程由顶层构架开始,短期内实现了顺利实施,3600多个孩子人人都有学校课程可选的梦想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一个孩子都不能少的原则,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师生对参与的课程态度积极,热情高涨,每门课程都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抓教研、锤师能,
引领教师卓越成长

  实验小学将教师视为学校最珍贵的宝藏和财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教科研为先导,以高效课堂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引导教职工真正成为“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一生的人”。 
  学校对教师的个性发展,提出了“五个有”,即有教育思想,有教学风格,有研究专题,有技能专长,有人格魅力。为此,我们注重通过学习、研究、反思三个体系的行为改革,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注重教师的个性发展。一是注重对教师进行思想的引领、内流和互补。定期邀请专家作教育专题讲座,学校还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省市先进经验,以此来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二是推出四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措施:青年教师跟踪听课——专门指导,早日入门;教师对外交流上课——登门求教,锤炼教艺;骨干教师挂牌上课——示范引路,多维探究;名师辅导示范上课——专家引领,专题研讨。以此来推动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三是学校倡导教师人人有研究专题,并倡导了四种方式的课堂教学科研方式:课程研发——拓展、整合学科课程,发掘、编设综合实践课程;题库建设——建立校本学科题库,提供练习反馈策略;集体研课——多人解读教材,一人个性备课和多人上一课、一人上多课;质量监控——课堂作业反馈、学生书面问卷、阶段质量测试。通过课堂生活的改造,让科学的行动方式成为教师的自觉流露,理性的思维探索成为教师的自发追求。四是鼓励广大教师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主要通过随笔、论坛、网络沙龙这三个方面促进教师进行反思。随笔是一种自我反思,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节课都要进行反思,组织随笔评比,把优秀文章在网站分享。论坛是一种局域反思,学校教科室每月选择热点话题,活动前让老师进行准备,在活动中充实延展话题,活动后精心整理;网络沙龙是一种相对开放的反思,学校设定话题发起人,规定教师发帖量和时间,并及时归纳整理。五是鼓励每一位教师有一份技能专长。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教学,还应该有一到两门技能特长。
重性格,养素质,
促进学生个性飞扬

  人本化个性教育,重在关心、爱护、成就每一个学生。学校把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提出了“五个重”,即重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良好性格的养成,重广泛兴趣的培养,重基本能力的发展,重个性品质的张扬。为此,学校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竞赛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渗透这五方面的养成教育。一是重人文素养的培育。学校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要途径,打造“晨诵、午写、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抓好古诗考级、阅读考级活动,抓好创语文学科特色(“兴国学、强语感、重表达”)活动。同时开展“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课题研究。二是重良好性格的养成。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为学生建立档案,撰写案例,引导学生养成开朗、活泼、大方、乐观、上进、坚毅、顽强、宽容、大度等良好性格。三是重广泛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孩子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识别其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选择发展的方向。同时还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比较广泛的兴趣,因为广泛的兴趣培养,能使孩子获得全面、广博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四是重基本能力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学科教学,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并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研究,五是重个性品质的张扬。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学生突出发展个性特长,着力培养一批小演讲家、小主持人、小歌手、小演奏家、小舞蹈家……
  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创建特色学校,打造教育精品,是学校发展的理想境界,是办学者的至高追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历史使命。实验小学的“个性教育”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时刻关注师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提升内涵、执著创新、谋求科学发展是实小人永远的追求;高位推进、凝练特色、铸就教育品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怀有梦想,拥有追求,奔向目标,扎实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