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琪 凌晨4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琪 

  凌晨4点,是法院执行干警强制执行的进行时,更是“老赖”美梦酣睡的终结时。春夏交际的时节,警灯划破夜空,乡村打破宁静,5月11日凌晨,烟台招远,招远法院一场准备已久的强制执行战役打响。 
  烟台法院系统将这次行动代号定为“霹雳行动”。 

  5月11日,招远法院执行局门前,凌晨3点就起身准备的干警们已集结完毕,执行局局长张敬礼简单作了战前动员,随着众人的齐声响应,行动拉开帷幕。 
  首场执行行动地点是距离城区30公里外的辛庄镇磁口村。 
  警车进村时,细心的干警关掉了警灯,刚进村口,干警们便拐进了一处果园,停车的响动、众人的脚步声,惹得果园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
  沿着果园里的一条小道,大家一溜小跑,就来到了被执行人李某某的房子前。执行干警分工明确,一部分人敲门进入,另外有人悄悄地绕到房后,紧紧注视着窗口的动静。
  “李某某,在家吗?” 
  发现屋里只有被执行人的妻子在场,执行一庭副庭长王成业问道。“他不在家,去张星了”,睡眼惺忪的女人答道。 
  王成业边问着,边走向了卫生间,拉开门后,李某某就躲在里边。
  “这不在这里吗?”王成业反问道。
  李某某被发现了,有些不自然,木讷的他磕磕巴巴地支吾着…… 
  “他们家就是欺负人”,女人则高声地喊着,说出的话如竹筒倒豆子,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听执行干警说,没钱要将人带走,女人连忙问,“要关多少天?”而李某某则慢腾腾地穿鞋,端起杯子喝水。 
  李某某去年打伤邻居,法院判决李某某赔偿对方2万余元经济损失,但李某某拒不执行。 
  邻里因纠纷闹上法庭,双方不欢而散,如今因为赔偿款成了仇人。
  看到法院来了这么多人,还有人拿着相机、摄像机不断摄录,这家人看上去有些紧张。
  李某某还是不服,他不打算补偿对方,干警要将他带走,其妻子有些软了。“早给晚给都要给”,她说。
  女人答应给些钱,在钱包里不断地翻找,可是连续找了好几张银行卡,也没分清楚哪张卡里有钱。 
  女人在执行干警的陪同下去了镇上的银行。 
  不一会儿,她就返回了果园,还没见人,就听到了叫嚷声,还是大声地骂着邻居难听的话。 
  因为ATM提款的限制,她只取出来9000元,而赔偿款总共2.3万元。 
  剩余的钱,暂时拿不出来了,女人给亲属打电话,还是没凑齐。 
  经过做工作,被执行人答应天亮后凑齐赔偿款,送到法院执行局。
  随后,执行人员将电话打给了另一方当事人,干警们想让双方都做出让步,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的信息是“赔偿款要,还得支付利息”。
  听到这种回馈,李某某火冒三丈,说着就要抢干警手里的电话,脸早已憋得通红。 
  “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他了!” 
  看到向好的局面马上又急转直下,干警们又耐心地做工作,慢慢压下了李某某的火气。
  不一会儿,另一方当事人处传来了好消息,那边的工作做通了,答应就要2万元。 
  终于,双方达成和解,并签字结案,一件悬在干警心头的案子了解了。为了这起案子,执行干警已经跑了4趟了。 
  早上6点,首场执行任务圆满结束,干警们又上路了…… 
  当天,招远法院派出6个执行小组,共出警128人次,传唤被执行人25人,拘留5人,采取搜查2件,执结案件12件,结案标的额56.4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