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生和家长进入减压阶段
有学校取消了高考倒计时,有学校成立“减压导师团”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1日讯(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于冰)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记者从烟台各个高中了解到,目前各个高中高考生都开始进入了减压阶段,有的学校悄悄擦掉了教室后面的高考倒计时,有的学校专门成立了“减压导师团”为学生减压。
  目前,各个高中的二模考试基本结束,马上就要开始最后一次适应性考试。“这个阶段,越是临近高考,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无论成绩优秀的还是成绩一般的,毕竟高考对他们来说是读书12年来的检验,特别是周围环境还给它赋予了太多期待。”烟台一中心理咨询教师郭香惠告诉记者。
  “这个阶段,班主任要天天靠上去,没事的时候也会去教室转转,跟学生们聊聊天。”烟台二中一位高三班主任告诉记者,在课程方面,以回归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建立信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老师们有着不同的减压措施,成绩较好的学生侧重于放松,偏科的学生侧重于补救,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侧重于树立信心。
  “不少家长现在比孩子还着急,家长也需要减压。”烟台一中心理咨询教师郭香惠说,“最近不光是学生来心理疏导,也有很多家长来找我,特别是一些“踩线生”的家长特别焦虑,说孩子发挥好了就上去了,一紧张就下去了。还老是怀疑自己哪里都没有复习好,其实这是正常的,高考不结束,永远复习不完,高考不是考查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家长不要焦虑,避免家长情绪的起伏带来孩子情绪的波动,孩子的紧张,冷处理即可。”
  “心理问题对考试发挥影响很大。”郭香惠说,有的学生在考前因感觉成绩进步不明显,非常焦虑,导致模拟考试成绩直线下滑,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备战高考》报,还专门成立了高考解压导师团,由校长带队,利用一天时间走进班级,为学生们减压。
  除此之外,一些高三班级的黑板上也取消倒计时,避免增加学生压力。“淡化高考,尽量让学生平常心对待。”牟平一中一位高三老师说,学校已经多年不设立高考倒计时了。

送给家长7个备考“锦囊”
  1、自我“降压”
  许多家长都是闯过大江大浪的,曾经久经考“沙场”而不败。但在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却比孩子本人还紧张,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觉都睡不踏实了,饭也吃不香了。真要急出个好歹来,不但自个儿受罪,孩子也跟着分心,反倒影响了孩子备考。如果其他方面都帮不了孩子,那么就用良好的心态来影响孩子吧。即便自己控制不住紧张,起码也要做到内紧外松,不要搞得孩子神经兮兮的。
2、关注状态
  做家长的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的漫不经心,并不等于心里不紧张。热情的忽高忽低,劲头的忽大忽小,情绪的起伏和变化都应该引起注意,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既不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不能掉以轻心、不闻不问。
3、树立信心
  任何考试,都需要考生有一个必胜的信心。有进步的孩子,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偶有失误的孩子,鼓励他们找到失误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误的方法。
4、宽容理解
  面临高考有的孩子情绪上容易冲动,当家长的需要包容和理解,不要太过计较。即便是非说不可的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不是那么着急的事儿,等过了6月那几天再说也不迟。
5、具体帮助
  别只是抱怨孩子不细心,而是要告诉孩子怎样才能做到不看错题、不抄错数。别只是告诉孩子别紧张,而是帮助孩子通过听听音乐、适度运动来调整情绪。
6、适度目标
  谁都想进名校、读个好专业,但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提过高的目标,也别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当然,也不能过于保守。
7、听取建议
  孩子在家的时间毕竟有限,要经常和老师联络和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相对而言,老师比我们也更有经验。听听他们的话儿没坏处。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