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健康
——看聊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嬗变之旅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长新 闫麟

  国医堂覆盖率达到96.45%,全省处于领先;12家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命名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不但获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而且还获得102万元的资金奖励;社会群众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满意率已达到90%以上……
  一串串数字生动地诠释了聊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落后被动到跃居全省前列的嬗变历程。实现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跨越、预防为主向防治结合的跨越,实现在鲁西率先崛起和率先进入全省医疗卫生新高地第一方阵。“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优势互补、统筹管理,让安全有效、方便实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市每个家庭。”聊城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刘德勇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充满信心。

  更便捷
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高新区韩集乡门李村的门大爷几年前他患了重度脑梗塞,一直瘫痪在床,加之六十多岁的儿子也是残疾人,所以家境贫困,多重的折磨使他苦不堪言。自家庭医生来到他身边,定期上门为他测血压、量体温等健康检查,贴心周到的医疗服务让老人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聊城市目前全市已确定定点医疗机构169个、组建庭医生团队2217个、建立健康档案26771份、健康查体17556人、健康会诊次9224次,惠及5149人、签订服务协议书26458份、发放健康卡20400张、发放健康明白纸23839份,形成了覆盖全部辖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网络。他们还充分借助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同步为其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起居调摄、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应签尽签,应治尽治,大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聊城市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摸底调查,摸清了全市因病致贫情况,为实施精准健康扶贫措施奠了基础。深入开展了以“万名医生进家庭·签约服务送健康”为主题的“八个一”健康扶贫工程,由基层医疗机构派出责任团队提供签约服务,并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对口帮扶等密切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机构的联系,鼓励二级以上医院符合条件的医生下基层开展签约服务,加强对基层签约医生的培训指导,畅通转诊渠道,构建全科、专科协调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连续、协同、高效的健康服务。
  通过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等一系列的强大的组织保障措施,让群众在辖区内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做到疫有所防、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没病时,能享受免费的预防接种和健康保健;遇上天气变化感冒咳嗽了,在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能把病给看好;如果患了重病住院,医疗保障制度还能提供便捷的分级诊疗。
更贴心
以人为本筑牢健康屏障

  聊城市卫生计生人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真实、规范的服务上来,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众量身打造健康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益处。从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重点疾病入手,优先向重点人群提供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筛查,并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工作;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系统管理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供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益处。
  上门服务,资源共享,努力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深入开展了“百名专家援基层、千名主治进乡村”活动,已下派10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和1355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开展帮扶工作,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不花钱,能看病,就近看病,方便看病;完成12个贫困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家庭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落实贫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两免两减半”、疾病应急救助等惠民政策,减轻就医负担;全面推进“赶大集,送健康”活动,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医疗专家提供的服务,消除群众“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的医疗焦虑。
  为提高百姓的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该委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系统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既大大缓解了日益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烦”的问题,又实现了“人人具有基本卫生知识,人人具有基本卫生技能,人人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工作目标,实现了“有病治病”到“无病早防”的悄然转变。
更高效
管理更精细责任更明确

  聊城市卫生计生委紧紧抓住“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重指标到重过程、从重结果到重效率、从重形式到重内涵的转变,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执行和落实能力。建立了项目资金“专项、专人、专账、专线、专查”的管理和督查制度,由卫生、疾控、财政等共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联合督导评估和考核通报,实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年初、年中预拨和年终按绩决算,变公卫经费按辖区人口核拨为按服务数量和考核绩效调配,并以县为单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实行排位和连续两年末位问责,确保了专款专用。
  以精细化的管理机制,提升执行效力,不断探索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该委分项目制发了实施方案,将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细化为基础项目,进一步做好经费和标准工作量测算,科学确定项目经费所占比例,形成了相对程序化的工作量管理方法,通过创新考核模式、加强业务培训、注重考核结果利用、积极探索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等手段,使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规范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细化了考核指标、严格经费管理与拨付。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项目业务指导、考核监测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强化二者的协同配合,发挥了各自优势,做到一付重担共同挑。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真正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活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以项目宣传教育机制,增强执行活力。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公交车、宣传栏等媒体,制作宣传专栏、标语、画册等宣传资料,以播放国家公益广告、巡回医疗、集市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项目知晓率和健康意识,为项目实施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更牢固,切实提升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聊城市稳步推进了医联体和对口支援工作,全市多数社区卫生服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上级医院建立了稳定的一体化帮扶关系,市里选派305名医师派驻到57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堂136家,国医堂覆盖率达到96.45%,全省处于领先。去年,12家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命名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市已有17家乡镇卫生院获得此项荣誉,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补齐服务基层的短板,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实现了常态化。建立了准入退出制度,全市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已进入正常规道,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已全部落实,已落实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政策,全市累计为1.2万名老年乡村医生发放补助资金7300万元。完成了全市到期乡村医生换证工作,通过此次换证,进一步规范了乡村医生档案,准确掌握全市在岗乡村医生的状况,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打下了乡村医生管理的良好基础。
  立足社区护理、公共卫生、医疗急救等基层医疗卫生环境,市卫生计生委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经过市、县两级层层选拔,成绩优异者参加了省级基层卫生技能竞赛;举办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知识培训知识竞赛,全市已有148名院长参加了考试,并将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前十名进行通报表彰。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服务能力的目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