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5年时光践行南丁格尔精神,用辛勤谱写不一样的平凡之路
——记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病房护士李秀梅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南丁格尔誓约
  护士节前夕,记者来到了泰安市中心医院,跟很多受访者不同的是,对于荣誉、对于赞扬,李秀梅的表现很淡然,她刚刚从呼吸重症病房中走出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这个病房里,很多人都比我做得好,很多人都更值得被采访。”
  她们是承载了很多人赞誉的“白衣天使”,也是辛苦劳作在护理第一线的病患贴心人。她们受人尊敬,也承受压力。又是一年护士节,当南丁格尔的精神再次被我们想起,有太多太多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护士,用自己最平凡的工作践行着对“天使”最好的诠释。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李秀梅,就是在这个看似平凡又普通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的南丁格尔精神,令我们对护士这一职业再次肃然起敬。
四次组建队伍
她总说:哪里需要就去哪

  从1982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正好35年,而李秀梅也即将迎来自己55周岁的生日。从桃李年华的小护士,到现在即将退休的“李老师”,35年的时间里,李秀梅自称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却一手带起了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脏血管外科、呼吸重症病房4个科室的护理团队。
  1982年,刚刚毕业的李秀梅,被分到了急诊科,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护理行业的热爱,很快成为了急诊科的代教老师、护理骨干。在急诊科里,李秀梅的工作虽然繁杂、多变又迫切,但是因为有一群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超的护理团队,所以每天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不过这时,医院里的心胸外科刚刚成立不久,没有一个专科护士,亟待一名经验丰富又有责任心的护士,来组建心胸外科的护理团队。本来工作已经很稳定的李秀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响应了院里的号召,来到了心胸外科,带领这个科室的护理团队从零开始,渐渐走向了正轨。
  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李秀梅又转向重症医学科、心脏血管外科、呼吸重症病房。在重症医学科,她将6张床位发展到了30张;在心脏血管外科,她由全科室只有一个专科护士,带领出了一支全面、专业的护理队伍;在呼吸重症病房,床位由12张扩展到24张,科室里的人员也增加了一倍。如今。李秀梅已经55岁了,距离退休,还有5年的时间,但是她说,如果有需要,她依旧愿意带新人、组团队,“急医院之所急、急病人之所急。”
多次被表彰感谢
她只是说:没什么惊天动地

  据呼吸重病房科的护士长韩卫华介绍,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李秀梅获得了很多荣誉,她多次获得医院优秀护士长、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泰安市级三等功等荣誉称号,还曾经利用业余时间总结了多年知识和经验,出版了一本50万余字的《危重病人护理学》,让更多的护理工作者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面对这么多的荣誉,李秀梅只是说,这些东西,在生命面前都不重要。“做护士做久了,就变成了一种修行。生命这么脆弱,任何事情在生命面前,都不是什么大事。我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那么多的病人减轻病痛、重获新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李秀梅说这句话的时候看,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动情落泪,只是很淡然、很简单的陈述,却令人肃然起敬。
  “可能在你们看来,护士无非就是打打针、拿拿药,最多就是帮病人做一些生活护理的工作。但是这些,都只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简单的事情。就如同我们的呼吸重症病房,在这里,家属每天只有10分钟的探视时间,这意味着我们不但要24小时时刻注意病人的情况,还要照顾他们的全部生活。”李秀梅说,“尤其是在这里的很多病人,他们的意识可能不清醒、也没有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通过传统的询问方式,并不能实现跟病人的有效沟通,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病人的想法和病情,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并且及时做出判断,防止延误病情。”
  除了这些经验和细节,李秀梅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到病人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清醒着的病人,不但会受到灯光、声音的刺激,还能听到其他病人的抢救,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折磨。但是这些事情又不能改变,只能靠护士们一遍遍地帮他们树立信心、开解心灵。
  李秀梅说,呼吸重症病房曾经有位身患H1N1的患者,只有30多岁,但是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没有信心,还一度感觉到了濒死感,每次出现肺出血情况的时候,病人的心情都非常崩溃。为了让病人重拾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己的肯定,李秀梅和她的同事们,都会经常开导他,跟他讲出院之后的事情,让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在医生、护士和病人的全力配合下,经过将近2个月的时间,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在几个月之后,还专门买了些水果,来看望呼吸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说到这里,李秀梅的脸上浮起了微笑,她说,这种成就感,终生难忘。
勤勤恳恳35年
她最常说:困难要自己克服

  55岁了还依旧坚持在护理岗位的第一线,需要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但是这些对于李秀梅说,都不算什么。“最苦最难的日子,都已经熬过来了。”
  李秀梅所说的最苦的日子,发生在二十多年前。那时的她,身怀六甲依旧坚持上班,到最后直接在班上生了孩子。“那天我还在上班,上着上着感觉羊水破了,就在医院的病床上生了孩子。”生了孩子,休完5个月的产假,李秀梅回到了熟悉的岗位,“一回来,就是值夜班,而且是三大三小一起值。那时候家里没有老人帮我们带孩子,有时候让孩子的爸爸带一带,但是孩子的爸爸那时候在考研、考博,也没有太多时间。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发高烧,可是要急着上班,就把孩子放在床上,用被子围起来。”提到这些,李秀梅的眼眶有些湿润。她冲记者摆了摆手,“还是不要提这些了,想想就难受。再说这些问题,肯定不只我一个人遇到过。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老想着去请假、去哭诉,有了困难,就自己想办法克服。”
  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促使着李秀梅在三十余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正如她所说的:“护理的岗位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有的,只有平平凡凡的积累,夜以继日的辛勤。我们能用自己的工作救死扶伤,一切就都是值得的。”李秀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像著名诗人朗费罗描述的那样:看,就在那愁闷的地方,我看到一位女士手持油灯,穿行在暗淡的微光中,轻盈地从一间房屋走进另一间房屋。像是在幸福的梦境之中,无言的受伤士兵慢慢地转过头去,亲吻着落在暗壁上的她的身影,那盏小小的油灯,射出了划时代的光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