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描绘图新致远的崭新布局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迪嘉高精化项目是集药品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项目。 记者 王震 摄
  ▲三年来文登公交发生很多变化,不仅设有电子站牌,票价也从1.5元降到1元钱。                      记者 王震 摄.
  ▲202省道改线工程现场。 记者 王震 摄
     本报记者 林丹丹

  2014年,威海文登正式撤市设区,成为威海主城区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跃升。
  三年突破文登同城化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文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城发展大势所趋,三年突破时不我待。在三年突破同城发展的号角下,文登区开启了同城发展、突破蝶变的新征程。
  三年来,文登硕果累累,坚持以打造威海经济中心为目标,主动对接、全面融入中心城区,加快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很多方面实现了区市接轨。
  时间在递进,发展在提速,在这里,希望在升腾,缔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和新未来。
  服务同城
市民幸福指数节节升

  1元票价、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及伤残军人警察免费乘车、无人售票、能够显示车辆实时位置的电子公交站牌……现如今,文登市民乘坐城区公交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
  5月5日,在文登百大广场站点,不少市民翘首等待公交车。正在候车的邢开华,感受最为直观。他说,过去的公交车叫做“个体小公交”,经常抢时、急停、乱停、乱鸣、拒载老年人、服务态度差,“常常等一个小时都看不到公交车的影子,更别提坐车的安全感,总是提心掉胆。”那时候的他最羡慕威海城区的公交车,安全守时便利。
  现如今的文登公交车,让邢开华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变化就在这几年,票价不仅从1.5元降到1元,而且每天都是整点发车,十几分钟就是一趟车,早晚都有车,到站停车。司机不仅态度好,而且乘车特别安全,“过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乘车很便利。”
  除了市民感受直观外,威海公交集团文登公交公司营运副经理林黎明的感触也颇深。他说,文登公交除了彻底告别了个体经营时代之外,还请进了威海公交集团,将威海中心城区成熟的运营模式复制到文登,公司投放新能源公交200多辆,推行了无人售票、刷卡乘车和智能化调度。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开通了文登城区以及南海新区直达威海中心城区的多条区际公交快线,今年还将开通文登区—临港区、高区等公交快线,将不断缩小与中心城区的差距,使文登区更好地实现同城融合发展。  
  为市民带来变化的不只有公交车,还将有一大批骨干路网建设为生活带来实惠与便利。5日,驾车来到202省道改线工程现场,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文登交通运输局交通战备副主任林丹说,正在施工的是202省道改线项目,它北起临港区草庙子镇贾家庄直角弯处,南至国道206,全长11.6公里(文登境内10.4公里),双向4车道,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24米,目前路基桥涵工程已动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通车。
  三年来,文登实施了荣文高速、202省道改线、畅海路、天润路(青荣城际铁路文登连接线)、道呼线改建、环海路拓宽等一大批骨干路网建设,同时,还规划了206(原309)国道南移、西环路等储备项目。目前,畅海路、天润路已全线建成通车;省道202改线(福海路)已启动建设,与道呼线改建项目连接后,将在文登东部形成一条连接威海—文登—南海的快速通道;环海路拓宽项目,圣海路以西25公里除大中桥涵工程外也已全面完工。
产业同城
产业发展融合升级

  5月5日,在文登经济开发区的迪嘉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园内,记者看到,部分厂房已经建成,还有部分在施工建设,整个产业园整洁宽阔。迪嘉高精化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原料药、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糖尿病用药、高血压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及抗菌消炎用药等系列,是集药品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项目,它成为文登承接威海产业转移的起点。
  跟随迪嘉药业集团总经理张保军走进产业园内的精干包车间,车间内设有清包室、空调室、纯水间等,室内宽敞明亮,一尘不染,部分工人们身着消毒衣擦拭器械。张保军说,目前,产业园已建成车间27个,辅助建筑6个,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2017年计划投资5亿元,改造车间14个、新建车间4个、污水处理站1个。
  令他振奋的是,整个园区建成后,将计划每年引进、开发1个国家一类新药,逐步过渡到以国家一类新药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同时该项目拟通过美国FDA、欧盟EDQM、日本PMDA等国际认证,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产业是同城化的“筋骨”。坚持优势互补,全力推进产业发展融合升级,是同城发展的关键和支撑。文登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三角轮胎南海产业园、迪嘉高精化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投产。张保军说,正是因为优惠的政策,高质的基础设施,以及畅通的公路,吸引迪嘉高科技精细化工产业园入驻,产业园区建成后,拟生产产品接近1000个,销售突破100个亿,利税4个亿。
  昆嵛山旅游度假区,山林环绕,空气清新,虽有施工建设,却丝毫没有影响度假区的青山绿水。这一切都是源于文登坚持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基础建设。依托昆嵛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乡村气息和国家抽水蓄能电站重大项目的带动,昆嵛山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康疗养生、文化体验、传统民宿、登山健身、溪涧漂流等特色旅游业,将圣经山景区与昆嵛山景区有机融合,打造威海城市的“中心公园”和全域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昆嵛山旅游度假区的相关负责人丛建军说,今年,文登加大昆嵛山景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年内完成投入1.2亿元,对晒字片区的主干道及晒字河、楚岘河、柳林庄河进行整体改造,实施景观提升,在建国路以南打造150余亩的“花海”,营造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观,在北端结合205省道两侧绿化工程,建设迎宾大道,在晒字片区铺设雨污管网4000米;改造硬化景区内主干路网1400米;新建自来水场和污水处理厂;年内晒字片区实现集中供气供暖。
  昆嵛山旅游度假区借助总投资86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带动,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康疗养生等旅游业态,已完成投入8.5亿元,带动文登发展的西部引擎初步显现。
城乡一体
旧房换新居
村民变市民

  走在宽敞的水泥路,看着路两旁整齐的高楼,马上要入住新楼房,67岁的汤南村村民陈序明喜不自胜。他告诉记者,村里过去道路是泥路,不仅脏乱差,平时是最怕下雨天。因为地形较凹,一下雨,路上的积水常常没过大腿,有时候都能到腰部。如今,“棚户区改造,政府补偿价格合理,到时候社区配套齐全,通风通气阳光好,到处都是干干净净,再也不怕下雨了。”5月5日,谈起棚户区改造,陈序明赞不绝口。每天,他总是忍不住看看新楼房,瞅瞅工程进度,他说,“从来没想着自己能住上宽敞干净的楼房。”
  如今,在文登,像陈序明一家一样,越来越多村民正受益于棚户区改造,圆了安居梦。陈序明所居住的汤南“梦缘汤城”项目于2013年11月开始动工,开工建设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回迁安置房约7万多平方米),现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水、电、气、暖基础配套设施的施工和绿化工程、部分道路的硬化等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分房回迁。
  看着一个个脏乱差的村子变成了现如今的排排高楼,文登环山办事处副主任孙玉君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他说,自2013年全国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来,七里汤、汤南等9个居村列入全区棚改计划。目前,文登城西6栋安置房建成分房,居民已回迁;汤南17栋安置房封顶,门窗已安装、管线已铺设;七里汤、夼北安置房于去年3月复工建设,11栋安置楼中,6栋基本达到分房条件,5栋封顶。西藕湾安置房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化,预计年底完成分房。同时马家庵、西南庄、西寨等居村的异地回购工作也正稳步推进。
  农村,以改善环境面貌为重点,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了80个棚户区改造和36个村的新型社区建设项目,高标准完成了所有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了城乡环卫一体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