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急诊室是个战场,“交战”的双方是死神和医生,而他们“争夺”的对象,是病情危重,命悬一线的患者。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最脏,每天不是接车祸就是接外伤;也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最累,饭点不固定,连休息时间都没有;还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没有白天和黑夜,只要120指挥中心派车命令到,哪里需要哪里去,这就是急诊科。“与时间赛跑,对生命不轻言放弃。”在东昌府人民医院急诊科,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场生死接力。
故事一 田间地头的生死时速
4月21号上午,东昌府区侯营镇连庄村一村民在农田里劳动时突发昏迷,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家属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病情就是命令”。接到派车指令后,东昌府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立即启动EMSS(应急医疗服务体系)。急救车驾驶员杨明亮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超强的应变能力,仅仅用时15分钟便准确到达了呼救地点。
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救护车上每名工作人员都高度紧张,并一刻不停地做准备。在这短短的15分钟时间里,急诊护士张海成已经准备好了抢救所需要的一切物品。急救医生樊云霞一直与病人家属保持着电话联系,详细询问病人病史,并指挥患者家属现场急救处理。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了生命体征及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低血糖症”。现场开放静脉通道,予以高渗糖静脉注射后,患者逐渐苏醒了。“真是太感谢啦!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患者家属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双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故事二 不顾危险抢救工地伤员
2017年1月20日上午7点57分,急诊科接120派车单,到古楼南一施工工地接外伤患者。到达现场后,发现患者处于一约5米深的地槽内,被高空一圆桶砸伤,工人躺在了只有两米长、一米半宽的地槽内,周边遍布钢筋绑扎的四方块,还有砂石和泥土。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患者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能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诊治,急诊科王风磊医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入地槽内救治患者,经现场紧急处理后急送至医院治疗,这名工人师傅转危为安。
故事三 干急诊就像在跑接力赛
4月20日下午15时,伴随着一声紧急的警报,急诊科值班电话骤然响起。市120指挥中心下达紧急指令:张炉集高佛堂寺村有胸部刀刺伤患者需要紧急救护,请立即出诊!
时间就是生命!放下电话的同时,急诊科赵治国主任迅速做出指示:1、值班人员立即出诊。2、随时保持联系。3、开通绿色通道。接到命令后,医生王风磊、护士李静、急救车驾驶员姜生茂风驰电掣赶赴现场。救护车尚未停稳,王风磊医生就跳下车,一个箭步冲到患者身边,立即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与此同时,护士李静也以最快的速度给患者开放静脉通道补液。通过初步检查,王风磊医生发现患者的情况远比想象的更加严重:左下胸部刀刺伤、血气胸、失血性休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快速转运!请CT室做好准备、胸外科急会诊!”,王风磊医生一边下医嘱,一边打电话向赵主任汇报。又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开始了,尖锐的警笛声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急救车一路疾驰到达急诊科。胸外科刘主任亲自检查患者后,带领胸外科赵伟和王刚两位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紧急开胸探查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据刘主任介绍,此患者伤情极其危重,手术中探查到胸腔内大量积血及血凝块,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2016年急诊科全年的门诊量达6200人次,较去年增加13%,较三年前翻两番。而全年120救护车出车达2600次,2017年1月份至5月份,120救护车出车达1100次。此外,急诊科还将制度、职责、预案 、流程、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培训考核,结合全年工作进行安排,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考核”,提高了全员对制度、职责的掌握与落实。而“绿色通道”的不断完善,使得对急危重症、三无病人“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惠民医疗”的特点。
急诊科里的脚步永远是匆匆的。在与急诊科接触的短暂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在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医护人员用他们的精心、耐心、爱心,步履匆忙地在和时间赛跑。对任何一名患者都不轻言放弃。其实,每位医生、护士,都是一个平凡人,但却做着一份不平凡的工作。急诊科的故事每天都在进行,愿这里的故事少一些叹息,多一些温馨;少一些悲痛,多一些感动。
(蒋希石)
急诊科简介
东昌府人民医院急诊科是一个融急诊、抢救、日常输液、观察于一体的综合科室,承担着全区人民的院前、院内医疗急救任务,是聊城市120急救分中心,由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医护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抢救经验。科室抢救设备齐全,拥有救护车、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自动洗胃机、心电除颤仪等抢救设备。设有观察室、抢救室等,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全天侯开诊。医院着力培养急诊专科人才,加快急诊队伍建设,每年派科室骨干力量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使科室抢救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多年来科室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先进技术,多次成功抢救了大量的危重病人和各种农药中毒、多发伤、呼吸循环骤停、大出血休克等危、急重症患者。急诊科仍将以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熟练、精湛的业务技术为基础,以较强的应变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保障,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服务。
赵治国>>
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急诊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急诊工作经验。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如农药中毒、各种休克、创伤、心脏呼吸骤停等。曾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进修深造一年。多年来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技术不断精益求精,努力学习先进技术,以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熟练、精湛的业务技术为基础,以较强的应变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保障,为全区广大患者提供了安全医疗保障。
儿科简介
儿科是东昌府人民医院的重点学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30余名,其中医生12名,护士2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5名,在职研究生2名。设有儿科门诊、急诊及住院病房,科室管理规范,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
科室设有床位80张,分为新生儿观察室、新生儿病区及儿童病区。配有先进的斯蒂芬那及西门子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液泵、氧气驱动雾化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台、早产儿多功能保暖箱、理疗仪等先进仪器。
目前,医院儿科技术全面,曾先后派科室医护人员在济南、北京等上级医院进修儿科专业。新生儿组在治疗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症、及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开展了胃肠外静脉营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技术,使新生儿的急危重症抢救达到了市级先进水平。呼吸专业组承担了儿科的绝大多数病人的诊疗任务,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哮喘、达到了诊断符合率高、疗程短、治疗疗效好、费用低,赢得了患儿家长的好评及信赖,并在抢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婴幼儿急危重症方面技术娴熟。
学科带头人—孙红娟>>
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聊城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病毒性脑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病、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疗方面尤为突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血液及新生儿专业。个人曾先后荣获聊城市“三八”红旗手、聊城市富民兴聊劳动奖章、聊城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东昌府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研科研1项,获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张丽丽>>
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任山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重症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委员会委员。曾在首都儿科所附属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并先后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并参与编写《儿科诊断及治疗新进展》。主要擅长治疗新生儿疾病(尤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儿童感染性重症医学、呼吸系统(肺炎、慢性咳嗽)、消化系统(急性胃炎、腹泻病)和儿童生长发育等。
孙红娟
张丽丽
赵治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