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五毛零食”设立国家标准了
2017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江德斌

  “容我吃包辣条压压惊”,这个段子一度让辣条晋升为“网红食品”。这种面制品是主要的“五毛零食”,但伴随着廉价的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行业的无序野蛮生长问题。自2015年至今,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辣条制作生产的低门槛,也使得小作坊盛行。在131家企业中,仅49家拥有注册商标,占比为37.4%。河南省与湖南省为不合格辣条的重灾区。
  如果一包辣条解决不了,那就再来一包吧。辣条这种流行于中小学生的“五毛零食”,近年来大有走出校园,风靡全球之势,在网络上热销,连国外消费者也被其独特的滋味征服。据说在部分地方,辣条俨然神一样的存在,具有流通货币的功能,用辣条可以换到各种物品,辣条一度成为“炫富”的工具。可是,辣条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却令人难以淡定,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都呼吁要慎吃辣条,令其沦为人人喊打的问题食品。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辣条的质量问题堪忧,主要涉及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和菌落总数超标、包装标识不清楚、产品过期等问题,导致辣条频频遭到各地监管部门查处。而且,由于辣条的生产门槛很低,处于无序野蛮生长状态,几乎都是小作坊加工而成,缺乏系统的质量管控,以致辣条质量水平普遍低下,即便是知名品牌也上过黑榜。可见辣条质量失序,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急需予以规范化管理,促进厂家提高产品质量。
  辣条与其它“五毛零食”都被打上垃圾食品、问题食品、低营养食品等标签,不适宜长期大量食用,但其价格低廉、利润丰厚,又成为众多小厂家、小商家扎堆的领域,并将其做成一个产值达500亿-600亿元的大市场。显然,辣条行业已经初具规模,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不可能就此全部取缔,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统一国标,对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允许合格辣条继续销售,对于问题辣条则严厉打击,通过法律和市场规则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调查发现,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边远农村等是辣条企业的生产集中区域,学校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则是辣条销售的集中场,青少年儿童特别是中小学生是主要消费群体。辣条行业具有小散乱等特征,厂家和商家众多、分散,打击难度较大,而中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消费力低,又喜欢购买廉价食品,对辣条缺乏足够的抵制力,成为辣条等“五毛零食”得以生存壮大的基础。
  可见,社会和监管部门要正视辣条及其它“五毛零食”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一味堵截,应以统一生产标准、规范经营为主,管住厂家和商家,督促其合法生产经营。同时,以宣传教育为辅,向学生传递健康饮食常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范长期食用辣条等“五毛零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