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蒙古族马头琴,扎潍坊风筝
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济南尽览全国非遗精品
2017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师文静) 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很多人眼中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云南铜鼓舞、华州老腔、山东民歌以及西藏唐卡等“老古董”都散发着浓郁的地方艺术气息,是难得一见的非遗资源。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10日,山东各地将举办一系列非遗活动,尤其在省会济南,来自全国和我省各地的非遗保护成果将在省文化馆集体亮相,让大家在现场一睹这些民族特色浓郁的原生态艺术。
  为了提高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从8日开始,我省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陆续展开,包括“一带一路”非遗交流展演暨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互动交流展、“振兴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果展、山东省非遗保护成果摄影作品展、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山东省古籍修复初级学员作品展、“走近古籍体验日”活动等等。
  “一带一路”沿途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交流展演上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陕西省和我省的十多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70余名演员,会带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和国家级非遗代表“云南铜鼓舞”“华州老腔”“鲁西南鼓吹乐”“鼓子秧歌”“山东民歌”等,来自各地的传承人会在省文化馆表演散发着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花乡闹春》《万马奔腾》《铜鼓舞》《华州老腔》《齐风鲁鼓秧歌会》《打秋千》等节目。
  在“一带一路”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互动交流展上,来自海南、云南、辽宁、青海、内蒙古、西藏和我省的21个传统美术、技艺类项目,采取传承人现场表演制作、观众亲身体验等形式,展示藏族唐卡的制作技艺、蒙古族皮雕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山东省的非遗项目潍坊风筝、济南微雕、鲁派内画、藤县木板年画、烟台剪、聂家庄泥塑、威海传统锔艺、日照黑陶、莱芜邹家木雕、费县手绣等非遗传承人也将在现场展示技艺。各项非遗“掌门人”齐聚省文化馆各展技艺,场面难得一见,市民可到现场真听真看真触摸,切实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的不易。
  此外,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在6月8日-16日举行山东省古籍修复初级学员作品展,展出修复古籍所制作的线装、包背装、蝴蝶装、金镶玉等装帧形式古籍样书;让市民现场体验线装书装帧、传拓技艺、雕版雕刻等,提高社会对古籍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除此之外,全省各地还将举办一系列非遗活动,比如济南市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比赛,青岛的“中国梦 民族魂”非遗进校园曲艺专场演出,淄博市临淄区的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及优秀书画展,省京剧院、省吕剧院、省柳子剧团、省艺术研究院等也将举办一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