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1977年高考,两位退休教师回味无穷
带一布袋干粮,骑车去高考
2017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两位老朋友一起交流当年的试卷。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如果不是40年前的那场高考,济宁广播电视大学退休教师杨征传和聂成林或许仍是乡下一位普通的农民。但因为那场转折命运的高考,两人同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时至今日,两人对于参加高考的情形,仍是回味无穷。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李锡巍

那时高考伙食
白水就凉馒头

  “你这个题是怎么解的啊,公式怎么用的,给我说说的。”7日下午,在济宁广播电视大学宿舍,两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同学,拿着1977年的高考试卷回忆起当年参加高考的场景,身旁还放着大学毕业时的老照片。
  1977年,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杨征传和聂成林就是当年第一批参加高考的考生。10年积压,使当年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一届高考,而且考生年龄相差很大,最大的有30多岁,最小的只有15岁,出现了很多父子同考、师生同考的现象。
  “那年高考时,是12月份,当时风还挺大、比较冷。两天、4场考试,有语文、数学、理化和政治,总分400分。”这么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征传依然印象深刻。
  当时聂成林32岁、杨征传29岁,都已是孩子的父亲。聂成林因为家离考点近走着去就可以;杨征传家在农村,只好带着行李和一布袋干粮,提前一天骑自行车过去。
  “我头天晚上在公社会议室的椅子上睡了一晚,吃饭就是在外面花两分钱买碗水,就着凉馒头。”杨征传说。
  “当时的条件都不好,有馒头能吃饱就行,不像现在的孩子,高考时家里给做一堆好吃的。”两位老人笑着说。
人多场地有限
俩人一张桌子

  带着对上大学的渴望,俩人走进考场。
  “我是提前半个小时去的,考生特别多,当时风大,就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看了会书。”聂成林说,第一门语文考试上午9点开始,提前15分钟进场。一个考场有两位监考老师,50位考生。因为考生多、场地有限,俩人一张桌子。
  当时没有现在这种正式的高考试卷,只有一张信封大小的题签和几张白纸。题签的最上面写着1977年高考试题,下面写着考试的题目以及所占分数。
  第一场语文考试,虽分文理科,但试卷都是一样的。考题共分解词、造句、文言文、作文四部分。理科考生可以不用答文言文翻译试题,只有文科考生需要做这个部分。那一年的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字数不限。
  杨征传的作文答卷上这样写着,“1971年3月3日这一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我怀着一颗忠于毛主席的红心……”三张写满文字的白纸,被他用胶水粘在了一起。因为保存较好,字迹还很清晰。作文的主要内容是他入党那天的心情和场景。
  在他的数学高考答卷上,左上角写着“宁001007”,右上角用红笔写着90。“左边是我的考号,当时考试不让写名字,只让写考号。右边是我的考试成绩,每个小题都会给你标上得了几分,下面还写着阅卷人的名字。”杨征传说。
  杨征传和聂成林告诉记者,在两天的考试中,考场纪律特别好,没有一个作弊的。 
  考试成绩公布后,杨征传和聂成林分别考了300多分,同时收到山东工学院(后更名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与山东大学合并)的录取通知书,圆了大学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