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山东”点燃自豪感
四十余期报道,新媒体阅读量超千万
2017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6月12日讯(记者 申慧凯) 为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自今年4月10日起,齐鲁晚报推出了大型融媒策划“厉害了我的山东”,至今已陆续报道42期。来自山东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纷纷以视频的形式,讲述山东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及其带来的获得感,讲述对家乡的浓厚感情。截至目前,这42期报道在齐鲁壹点和齐鲁晚报官方微博的总浏览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备受网友好评。
  “3500万的人口基数,济宁、临沂经济都不差,菏泽也在崛起,看好鲁南高铁!”这是在6月5日,“厉害了我的山东”第38期《开工5个月架首孔箱梁,鲁南高铁创纪录》发布后,一位网友的留言。当天,鲁南高铁临沂至曲阜段首孔箱梁架设成功,比铁路建设史上的平均工期缩短了一半,再次刷新全国高铁建设纪录。
  既反映改革发展新成就,展示山东的良好形象,也展示民生工程新进展,表达山东老百姓的自豪感,在已经刊发的融媒报道中,“国内第一个”“世界最大”等频频成为关键词。比如济南建成了世界上已知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试验网,青岛有“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成功完成我国首次3000米级水下机器人海试任务,临沂则沿着一带一路积极布局“海外临沂商城”……
  除了重大工程项目的展示,代表山东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成果的人物和项目等也成为报道重点。“文物山东”平台上线后,专题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这个平台是我国首个数据量最大、功能最完善、正式向公众开放的省级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宋彦峤、全国最美家庭代表李瑞红等在人民大会堂获奖后,记者也是第一时间连线,他们在北京就发回了视频。
  不仅如此,身在国外的山东人、山东同胞也积极关心家乡发展变化。两位正在南极中山站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越冬任务的山东小伙通过视频向家乡问好;美国南部山东同乡会代表告诉记者,“我是山东人我骄傲”是他们牢牢记在心里的格言;2009年环球世界小姐王静瑶也表示:“去过这么多国家,在我心中最美的、最让人留恋的,还是我的家乡!”
  “为家乡点赞!”“厉害了我的山东!”网友们发自肺腑的自豪感,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山东人。如果您身边有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可以通过齐鲁晚报官方微博、齐鲁壹点客户端等联系我们,他们可以讲述自身企业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讲述个人对齐鲁大地的归属感,也可以说说对山东的新期待,欢迎投稿或提供线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