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月球也不要波多黎各美国人民可不好忽悠
2017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昱     

  有人“求吞并”看起来是件好事,但在美国人看来却不然。美国国会对波多黎各的态度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人家对这个属地岛邦“求包养”的要求向来兴致不高,这次恐怕也没啥戏。事实上,美国国会内部流传过这样一句玩笑话:“相比波多黎各,月球成为第五十一个州的可能性更大些。”
  美国如此看不上自家的这个殖民地,原因何在?这跟美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战略转型有关系。
  波多黎各是在1898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殖民地的,美国通过这场战争同时还抢下了菲律宾和古巴。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确实是为了抢地盘。当时的美国正在面临一场名为“边疆危机”的恐慌,原因是在之前为美国人不断提供自由开拓空间的“西部边疆”,随着加利福尼亚等太平洋沿岸州并入美国而消失了。
  “边疆地带”的消失,意味着美国立国以来发展模式的崩溃,所以到了19世纪最后十年,美国遭遇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失业人口第一次突破300万。为了缓解这场危机,美国决策层决定发动战争,希望靠欺负西班牙这样的衰老帝国来抢新的殖民地,然后在那里建立新州,延续美国过去的发展模式。
  如果这派思路得以延续,波多黎各可能早就圆了它的梦,而20世纪的美国很可能像19世纪的英国一样,依仗强大的国力四处占地建州,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今日的世界将是另一幅样子。
  但有趣的是,就在美西战争开打之际,一种思想流派在美国精英阶层中急速兴起,他们自称“边疆学派”,其思想领袖是历史学者弗雷德里克·特纳。特纳在总结了美国前一百余年的扩张史后指出,美国在美洲大陆上的“西进运动”是一种“同质化扩张”,其所扩张的地区多是一些人烟稀少的处女地,因而扩张成本极低,而这种扩张模式在未来将不可重复,因为此时的世界上已经不再存有这样未经开垦的“新大陆”。特纳进一步指出,再想要靠抢夺他国殖民地“创造边疆”,无论是战争成本、殖民成本还是同化成本都会让美国得不偿失。特纳和他的拥趸们还警告美国,不要重复“罗马人曾经犯、英国人正在犯的错误”,领土的过度扩张,只会加速一个帝国的由盛转衰。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美国20世纪不再发动以掠夺领土为目的的对外战争,自1959年批准夏威夷成为第五十个州之后,已经近70年未有新州加入联邦。至于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等地,则成为了美国不知如何处理的“鸡肋”,宁可让其独立,也不接纳其进入联邦。这就是今天波多黎各尴尬地位的由来。
  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波多黎各的这种尴尬,也正是美国维持百余年强盛的秘诀所在——国家的领土并非越大越好,一个明智的强国应该主动选择在哪里开辟自己的新边疆,而非被动地接受它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