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药不规矩,医院药店被罚229万
今年年底前全市医疗机构将全部达到规范标准
2017年06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12日讯(记者 刘腾腾) 因为药品购进管理不规范,去年全市有80多家药店、医院等医疗机构被责令整改,立案30多起,罚款229万元。据悉,至2016年底,全市所有一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规范药房”创建标准。2017年底前,全市医疗机构将全部达到规范标准。
  12日,青岛市食药局公布了2016年“规范药房”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去年,食药部门对医疗机构药品购进管理进行了专项整治,坚决查处违规购进行为。全市共检查药品使用单位6100余家次,整改问题80多家,立案30多起,罚款229万多元。
  此外,食药部门还集体约谈了在青岛经营的5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要求企业监管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据介绍,中药饮片问题多发易发,是药品管理领域普遍存在的风险点。为此,青岛食药局在全国率先建立中药饮片监管三项制度:一是中药饮片采购验收责任制,鼓励医疗机构建立自检室验收。二是建立中药配方颗粒和代客煎药规范管理制度。一家医疗机构只能使用一个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的产品。医疗机构不得配制中药配方颗粒。三是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据介绍,从2015年开始,青岛用三年时间创新开展了“规范药房”创建工作,建立健全药品使用环节风险监管体系。至2016年底,全市所有一级医疗机构全部达标,一级以下单位中达标率高于50%。2017年底前,全市医疗机构将全部达到规范标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