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橙人”分拣包裹,抢了八成分拣员的活儿
机器换人,劳动力若不转型技工,到哪找饭碗?
2017年06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见习记者 白亮

  拥有马龙技术级别的乒乓球陪练,可以是机器人;淘宝客服,机器人客服早已上岗,能干掉一半的业绩;快递分拣,机器人的速度与能力远超人力所为;建筑业,40厘米的放线小黄人更精准……机器人换人浪潮早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取代了大量的劳动力。这种现象山东地区多个行业已不鲜见。
  不久前,齐鲁晚报记者探访了中建八局一公司天津绿荫里项目的机房,作为全国机电安装方面的标杆项目,500多平方米的制冷机房,12个工人不到两天就能组装完成,除了得益于模块化装配,天宝放线机器人功不可没。
  只要将BIM模型数据导入放线机器人中,建筑工人手持Pad就能操作“小黄人”放线,而且无需人工照准对焦,设计模型与现场施工可以实现无缝连接。
  在传统安装模式下,如果要完成500平方米放线工作,需要2人同时配合,反复调整校对,一上午完成,而采用放线机器人仅需20分钟就能完成精细放线。据悉,普通放线机器人成本约6万-7万元,最贵的10万元,使用周期可达5年以上,甚至10年。而每个工人一天成本约为150-180元左右。据了解,目前,这样的放线机器人主要用于对精准度要求高的复杂工程,在建筑行业内并没有成为标配。
  另外还有机械手臂喷涂预拌砂浆,一根机械手臂不到2分钟就将整面墙喷涂上了砂浆,而一名工人完成这样的工作量需要2小时。
  机器换人浪潮不仅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也已波及。2016年底,临沂申通公司就引进了智能分拣机器人投入使用,在2000多平方米的分拣仓库内,330个机器人以每小时最高处理1.8万件快递小包的能力肩负起分拣任务。如果完全由人工完成,一件包裹从粗拣到细分,至少要在流水线上转运10分钟,而“小橙人”仅需1分钟即可完成。同等工作量所需人工由150人降为30人,削减岗位达80%。
  “小橙人”只是快递行业引进智能机器人的一次成功尝试,可以分拣大型包裹的“大橙人”预计在两年内也将引进。届时,打包、装车等过程将实现智能机器人操作,削减岗位将会更多。
  据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未来10年,自动化将会让2500万人失去工作,但新技术同时会创造1500万个就业岗位。而在物流行业这样目前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智慧仓储机器人会让很多普通工人失去工作。
  据相关统计显示,自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7.24万台,同比增长34.3%。同时,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相关机器人产品和服务已经在机械、电子、化工、轻工、船舶、矿山开采、医疗手术、康复、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实体经济迅速往工业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机器人会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这个过程也在倒逼纯体力劳动者、机械重复的劳动者向技术工人转型升级。但就目前而言,劳动力的转型培训则主要由企业自身完成,目前,中建八局一公司对负责安装的工人已经培训五千余人,培训项目涉及现场操作以及新技术应用、BIM图纸识图等,而这些接受技术升级的工人仍然属于建筑工程合作的分包队伍,流动性强。这虽然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公司的培训成本,但却会促成建筑行业内工人的技术转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