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邻居
2017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妮 (专栏作者)
  周末,我带孩子出门,到了中午才回来。老远,就看见我们公寓楼下,摆了两个蓝色的大花圈。我的心咯噔一下,隐隐约约担心,会不会是顶楼的爷爷或奶奶?
  看了挽联,知道是一位爷爷去世了,但名字很陌生,不能确定到底是谁。直到傍晚,才知道真的是顶楼的爷爷去世了。就在前两天,我还在楼下防盗门前碰到他,我问,“叔叔,你进来吗?”颤颤巍巍的老爷子笑眯眯地答,“不进去了,我等你阿姨出来!”
  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诀。
  我家小孩到底还小,不明白永诀之痛,还懵懵懂懂地问我,“我们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我说“是的!”她又问,“那爷爷的灵魂能见到吗?”这个我没有办法回答,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或者人的灵魂到底能不能看得见?我不知道。
  老爷子的儿女,一个在德国,一个在美国,最小的孙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的外孙女是哈佛大学研究生。老爷子走了,不知道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怎么办?我从来没有去过他们家,想安慰老太太的话也无从说起。
  古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是,我们在一栋楼住了差不多十年,除了进进出出,偶尔碰见打个招呼,连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我家小孩“爷爷奶奶”叫得亲热,老爷子老太太听得高兴,和我们聊起他们远在国外的儿女及晚辈,恐怕我们会更加陌生。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我父亲的单位大院里,一到傍晚,放学回来的孩子就聚在一起玩,谁家做了好吃的,也是呼朋引伴,老人孩子一定先尝尝鲜。我家隔壁的老邻居,一家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家的河南老太太,蒸的馒头又大又香,我特别喜欢吃,我妈还笑我,“将来嫁到北方去算了!”长大后,我还真是从南方嫁到了北方!
  可是,人到中年,我们最怕的就是麻烦,连和邻居打交道都怕,怕麻烦别人,也怕别人麻烦自己。干脆,一栋楼里住了十几年,我不打扰你,你也别来打扰我,除了进进出出,点头微笑,我们真的就是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
  直到某一天,某一个人撒手人寰,我们还是依然如故的陌生,或者说冷漠。这样的境况是不是想起来就觉得悲哀?我们老了,也会这样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地离开吗?还是我们已经习惯了戴上面具生活,不再习惯别人的靠近?
  这一点,我真羡慕孩子们啊。我家小孩,还有她的一帮小朋友们,她们总是能够一见面就开开心心地聚在一起,她们从来不怕被打扰,也不怕惹麻烦,她们对身边的人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她们不知道什么是处世之道,却轻轻松松地拥有了一大帮的朋友。
  虽然我们在教孩子们读书时,曾经告诉过他们圣贤孟子的话:“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太多的人,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说话间,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我们的楼前又热闹了起来。这一次,欢欢喜喜地,贴的是一个大红喜字,我和老公把楼上楼下邻居家的孩子们数了一个遍,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结婚了。
  还是我家小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遇到两个来参加婚礼的小朋友,三言两语就知道了,是楼下的伯伯再婚了,难怪我们猜不出来。忽然间有一种感觉,难道我们活在了一个假的世界?
  周末,我带孩子出门,到了中午才回来。老远,就看见我们公寓楼下,摆了两个蓝色的大花圈。我的心咯噔一下,隐隐约约担心,会不会是顶楼的爷爷或奶奶?
  看了挽联,知道是一位爷爷去世了,但名字很陌生,不能确定到底是谁。直到傍晚,才知道真的是顶楼的爷爷去世了。就在前两天,我还在楼下防盗门前碰到他,我问,“叔叔,你进来吗?”颤颤巍巍的老爷子笑眯眯地答,“不进去了,我等你阿姨出来!”
  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诀。
  我家小孩到底还小,不明白永诀之痛,还懵懵懂懂地问我,“我们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我说“是的!”她又问,“那爷爷的灵魂能见到吗?”这个我没有办法回答,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或者人的灵魂到底能不能看得见?我不知道。
  老爷子的儿女,一个在德国,一个在美国,最小的孙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的外孙女是哈佛大学研究生。老爷子走了,不知道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怎么办?我从来没有去过他们家,想安慰老太太的话也无从说起。
  古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是,我们在一栋楼住了差不多十年,除了进进出出,偶尔碰见打个招呼,连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我家小孩“爷爷奶奶”叫得亲热,老爷子老太太听得高兴,和我们聊起他们远在国外的儿女及晚辈,恐怕我们会更加陌生。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我父亲的单位大院里,一到傍晚,放学回来的孩子就聚在一起玩,谁家做了好吃的,也是呼朋引伴,老人孩子一定先尝尝鲜。我家隔壁的老邻居,一家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家的河南老太太,蒸的馒头又大又香,我特别喜欢吃,我妈还笑我,“将来嫁到北方去算了!”长大后,我还真是从南方嫁到了北方!
  可是,人到中年,我们最怕的就是麻烦,连和邻居打交道都怕,怕麻烦别人,也怕别人麻烦自己。干脆,一栋楼里住了十几年,我不打扰你,你也别来打扰我,除了进进出出,点头微笑,我们真的就是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
  直到某一天,某一个人撒手人寰,我们还是依然如故的陌生,或者说冷漠。这样的境况是不是想起来就觉得悲哀?我们老了,也会这样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地离开吗?还是我们已经习惯了戴上面具生活,不再习惯别人的靠近?
  这一点,我真羡慕孩子们啊。我家小孩,还有她的一帮小朋友们,她们总是能够一见面就开开心心地聚在一起,她们从来不怕被打扰,也不怕惹麻烦,她们对身边的人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她们不知道什么是处世之道,却轻轻松松地拥有了一大帮的朋友。
  虽然我们在教孩子们读书时,曾经告诉过他们圣贤孟子的话:“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太多的人,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说话间,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我们的楼前又热闹了起来。这一次,欢欢喜喜地,贴的是一个大红喜字,我和老公把楼上楼下邻居家的孩子们数了一个遍,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结婚了。
  还是我家小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遇到两个来参加婚礼的小朋友,三言两语就知道了,是楼下的伯伯再婚了,难怪我们猜不出来。忽然间有一种感觉,难道我们活在了一个假的世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