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精神”
2017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副刊专栏“灵岩心语”刊登长清本地知名作家、散文家的写景、记人、忆事、抒怀,推出一些名家专栏,尤其欢迎那些关乎长清美丽山水、人文情怀、乡土气息浓厚的用心之作,歌咏长清山水之美,走笔长清街头坊间。同时,为了鼓励新人,副刊还将择优刊登长清本地高中初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投稿。
  本栏目由长清区自来水服务中心水长清牌矿泉水赞助,感谢该单位对长清乡土文化传播的鼎力支持。
  投稿邮箱:qlwbjrcq@163.com。
  陈莹

  下小雪了,奶奶从房梁上挂着的几个石榴中挑一个最大的摘下来,递给我说:“给邻舍你二奶奶送去吧,她病得不轻,老说嘴里没滋味儿。”石榴皮已经干硬,捧在手里如同一块圆溜溜、凉冰冰的石头。我把石榴送到二奶奶炕头前,二奶奶说:“好小儿来,真懂事啊!把石榴掰开,你也吃一点吧。”我赶忙“很懂事”地摇头摆手:“这是给奶奶治病的,俺不吃。”说毕,使劲儿咽口唾沫,掉头跑了。
  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只有五六岁。一只极其普通的水果,展现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穷日子,折射出一分刻骨铭心的人间真情。
  关于水果的儿时记忆,还有一次,也是冬天。是我自己感冒了,病恹恹地在炕上躺着。前街刘大爷得知后来家探望。他笑眯眯地说:“小小子儿,给你变个戏法儿,看看这是个么呀?”说着从棉袄兜里掏出一个小物件,递到我面前。我定睛一看,啊哟,苹果!大冬天里竟然还能见到苹果!我异常欣喜,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苹果塞到枕头下面,隔一会儿摸出来把玩一番,很长时间舍不得吃掉。握着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宝物,病痛仿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现在想想身上都发凉,那时候怎么啥都缺呢?生活清苦,自然就觉得日月的腿脚特别慢,时光长得没头没尾。秋收冬藏时节,在田间菜园,生啃地瓜、萝卜、玉米、白菜心的人比比皆是。咸菜缸几乎是家家必备,一年四季浸泡着水萝卜、胡萝卜、黄瓜把子、白菜帮子。我家后院有两株茂盛的香椿树,谷雨前后,等把嫩芽嫩叶采完捋净后,奶奶还要掰下稍老的叶梗,用簸箕端到胡同口的石碾上,将梗碾压后剥下薄皮,用粗盐腌制起来。平时生吃,如果来了客人,裹上面糊一炸,就变成了奇香无比的佳肴。直到初秋,仍有咸菜不够吃的邻居,前来捋香椿叶子。那些叶子已经老涩如粗布,根本无法嚼烂,不过是借残留的香味儿下饭罢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奶奶总要从咸菜缸里捞两个疙瘩,硬塞到人家手里。
  既然连温饱都难以为继,那么烧柴也就成了问题。农村长大的孩子,哪个没有拾柴火的经历呢。村边地头的野草,幼嫩嫩的就会被薅锄,成了鸡鸭猪羊的美食。“老棒”一点儿的茅草,要用来盖屋,搭棚,铺炕,编绳,做苫。连最不济的草根子也会物尽其用,或铡得粉身碎骨喂牛喂马,或晒干储存填充炉膛。即使成为灰烬,还要垫圈肥田,最终化作土地的营养。迫于“封山造林”的形势,山上的荒草不能随意割除。一般间隔三两年,山草长多长厚了,才在秋末冬初开放山场,让乡亲们集中一两天时间上山割草,称为“开山”。“开山”之日,男女老少夜半三更就整装出发。通往山间的小路上人马浩荡,提灯闪耀,大人喊孩子叫,热闹非凡。等到进入阵地,漫山遍野就只剩了“刷刷拉拉”的割草声和“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太阳露头,人们捶打几下酸疼的腰椎,倚靠在垛成小山的草堆上,就着“凉白开”嚼几口煎饼窝头,又开始了新一轮“人草大战”。及至夕阳西下,捆扎结实的“大草个儿”一个接一个滚下山来,车推肩挑,满载而归。山间小路上再一次人马浩荡,但是少了上山时的喧哗。大伙负重而行,磕磕绊绊,气力已消耗殆尽。
  过惯穷日子的人,就特别懂得俭省。有个村妇,家中孩子多,卫生条件差,跳蚤臭虫成灾。她就借街坊的喷雾器来打,炕头炕梢、旮旮旯旯都打遍了;剩余一丁点敌敌畏,村妇怕浪费了,便解开衣裤,把药液喷在身上,一时传为笑谈,堪称俭省的典范。但她怜贫惜老,宁肯自己少吃一口,也不肯让要饭的空手而归。《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出身于“芥豆之微、小小之家”,虽然贫穷但是乐观,尽管寒酸然而善良;贪小便宜但有大原则,憨厚朴实,知恩图报,多像这些老街坊呀。多少父老乡亲,正如顽强的草根,无怨无悔地根植于大地,百折不挠地活着,活着。
  平时肚子里油水少,对过年的热情就格外高涨。一过腊八,人人心盛,掰着指头算天数。蒸馍馍,摊煎饼,做豆腐;赶集上店,割肉买菜,烹调煎炸;拆洗缝补,洒扫庭除,摆设“家堂”;写春联,贴年画,幸福洋溢。好多人在除夕夜里整宿不睡,围着昏黄的煤油灯拉呱守岁,“穷精神”十足。农村腊月还有一桩文化盛事,就是村村排戏。大队部,小学校,天天吹拉弹唱。吃罢春节饺子,南村北乡便你来我往搞“会演”,吃“文化大餐”;各村都是人声鼎沸,一派热闹喜庆。穷人的年,才最有年味儿啊!
  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回忆过去?不是留恋逝去的苦难岁月,而是怀念天寒地冻中的缕缕温情。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有句唱词:“仇恨入心要发芽。”仇恨能否发芽,鄙人没有体会;但我知晓,温情入心是会开花的。正是因为有了不乏温暖的“穷精神”,万木萧疏的冬天,才会变成姹紫嫣红的春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