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引进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获青睐
3D制作、立等可取,镶牙更简便了
2017年07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倩 康宇 通讯员 周静

  没有繁冗的反复校对过程,一次就诊,立等可取;现场全程的直观体验,数码取模,更加精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市一院口腔科引进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牙医和患者的青睐。
  小洞没在意
拖坏了两颗大槽牙

  一吃东西就塞牙,疼得半边脸都肿起来。近半个月来,市民陈先生被两颗“坏牙”折磨得吃不好、睡不好。“吃东西嚼不烂咽不下,硬的、冷的、热的不敢吃,子女们都很孝顺,却因为牙不争气没法享口福。”陈先生一声叹息。
  “小洞的时候不在意,现在牙洞越来越大,牙齿大部分已经缺失。”市一院口腔科医师李允允给陈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从视频成像的来看,陈先生两个相邻的槽牙都已经大面积缺失,长期塞牙不及时清理会导致牙齿龋坏,龋坏后不及时补牙反过来会更加重塞牙,久而久之,陈先生的牙龈已经萎缩,牙齿也都坏到了牙神经,因此及时修护治疗非常重要。
  “其实也去了几家医院,但是医生给出的方案都不怎么满意。”陈先生坦言,自己对于“补牙”是有心理阴影的,以前补过一颗牙,反反复复的跑了好几趟,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反复的调整、试戴,十分麻烦。
  “从前针对残缺牙齿的烤瓷修复过程是有些麻烦,取模过程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不适的症状。而且从取模到倒石膏模、做临时牙再等医生将牙模送技工厂制作假牙,来回折腾六七天假牙才能够做好,这无疑对人们来说是个纠结的问题,不过现在,随着前沿3D修复新技术的引进,麻烦的修复过程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李允允向陈先生推荐了医院最新引进的瓷睿刻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一次就诊,立等可取”吸引了陈先生,于是决定试一试。
3D设计嵌体
患者全程直观可视

  通过一个小摄像头探入口中,全方位取相后,陈先生牙齿的形态清晰的呈现在屏幕上。两颗牙齿损坏超过50%以上,相邻处有将近1厘米的缺失。
  “你看这颗稍大一些的嵌体,底下还可以再修胖一点……”李允允将获取的口腔三维图像信息经3D设计软件直接在电脑上设计修复体,陈先生全程目睹医生对数字模型作牙齿形态设计。
  完成牙齿嵌体设计后,直接将取像通过计算机传入至瓷块研磨仪上,“机器手”左右开弓,打磨瓷块,不到20分钟,两颗嵌体就已经打磨完成,经过抛光后,便放入“烤箱”,让瓷块硬度更高。
  不到1小时,两颗嵌体便稳稳的契合到了陈先生的牙齿上,陈先生掩不住眼角飞扬的兴奋,“没想到这么快,感觉跟天然牙一样,以后我也能冷热酸甜,想吃就吃了。”
  “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采用先进的3D修复技术,全程依托智能化的齿雕系统来完成,可以大大提高牙齿嵌体的精度。”市一院口腔科主任刘国慧介绍,瓷睿刻数字化口腔修复的引进,给饱受“齿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刘国慧提醒,牙齿上的小洞是细菌入侵的开始,只要及时找牙科医生修补,完全可以阻断细菌进一步腐蚀牙齿。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是在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才会有痛感,所以很多人平常都会置之不理。“仅仅是小洞,只需要去医院就诊一两次就能完成治疗;而等到变成大洞,病变就已波及至牙根牙髓了,尤其是孩子,发现牙齿问题,一定要早治疗。”
  智能化的齿雕系统不到20分钟就完成嵌体雕刻。本报记者 康宇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