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左)饰演的孙武被称赞。
本报记者 师文静
在刻画了孔子、王懿荣、孟洛川、齐王田横等一批齐鲁大地历史先贤之后,山东又一次对本土历史人物孙武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创作。近日,山东省话剧院原创大型历史话剧《兵·道》将具有悲悯情怀、有血有肉的孙武形象立上了舞台。8月1日,该剧将于历山剧院首演。《兵·道》不仅展示了孙武战无不胜的“兵圣”形象,还全面阐释了其兵道的至高境界——仁义和悲悯。
为了更好地诠释齐鲁大地上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子的形象,话剧《兵·道》中还设置了伍子胥、如心、阖闾、夫差等一系列丰满的人物,以及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该剧一反昔日孙武的“无敌战神”形象,将笔墨重点延伸到了“战争与人性”“战争与和平”的内涵。
虽然历史上关于《孙子兵法》的相关记载不少,但是对于孙武本人的记载其实不多。该剧的编剧之一高志娟称,剧本创作历时半年,中间六易其稿,就是因为历史记载中的孙武事迹非常少。“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对与孙武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伍子胥进行了很多刻画,伍子胥留下的历史资料也很多。而孙武在艺术作品中往往作为一个‘兵圣’‘战神’的符号存在,没有具体的故事。”
高志娟与该剧另一位编剧李书圣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孙子故里,慢慢勾勒出孙武的特殊艺术形象之后才创作了剧本。高志娟说,“在战功无数、无上荣耀的背后,孙武其实面临着亲人的不断逝去和百姓的流离失所,这构成了他生命的一个困惑和最大苦闷。孙武想去打胜仗,但是打仗的背后是生灵涂炭,这成为他生命的悖论。”《兵·道》将孙武战争上的命运与情感上的困惑交织进行,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孙武,展示了他的一种大境界和情怀。“其实战争并不在于去取得胜利,成为大赢家,战争的最终境界是爱,是仁,是义,是悲悯。这在孙武身上有了很好的诠释。”
该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芦昂称,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展示了儒家的智慧,其兵家之道在当下都有现实意义。“《兵·道》不是纯写实的话剧,使用了大量意识流的手法来表现孙武的精神世界。”
芦昂说,《兵·道》一并呈现了与孙武并肩作战的18个武士,这18个武士与孙武的战争思想、个人灵魂紧密结合,让整个舞台充满想象。“这部剧在样式上突破了写实的单一,音乐和舞台美术、造型超有感染力,整体上更加丰富。”芦昂说,他会用东方的审美手法和符合《兵·道》题材的艺术形式打造这部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