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李文星,两名青年的死牵动人心。他们都是大学毕业不久,在求职路上误入传销组织。更深入的调查则显示,刚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传销组织发展下线的主要目标人群,而在传销组织的头目中,也不乏大学生的身影。
在人们朴素的观念中,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他们接受了十几年的正规教育,对于求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理应有所认识。但现实却露出了残酷的一面,无论是误入传销组织,还是甘为传销骨干,都体现出大学生在传销面前的薄弱一面。当然,不能苛责这些年轻人缺乏社会经验,但对于教育机构,尤其是有专人负责就业指导的高校来说,是时候反思一下相关教育的缺失了。
不妨回顾一下两名青年误入传销组织的过程,如果让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来判断,“招聘”过程中的疑点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比如,在“应聘”的过程中,只有公司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单线联系;比如,明明应聘某地的企业,却要到天津静海的偏僻农村报到;又比如,公司开出的薪酬,远超出了平均水平……但凡多些社会阅历,不难发现其中的疑点,如果再对与求职相关的骗局多些了解,也不难发觉传销组织的蛛丝马迹。也恰恰是因为风险防范上存在不足,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了传销组织的重点目标。
风险防范是一方面,大学生沦为传销的“易感人群”,也暴露出他们对职场生活的真实一面缺乏认识。张超和李文星之所以让人更加感到惋惜,正是因为他们误入传销组织之前并非走投无路。985院校本科毕业的李文星,在北京能够拿到月薪六千元,已经不容易了;张超原来的工作除了离老家远些,也是挺不错的。传销组织冒充招聘公司的“成功”之处,无非就是给出的“筹码”超乎寻常,诚如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姚建龙所指出的,被害人因过度关注找到好工作而降低了自我防范意识。而一些大学生把传销当成事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更是缘于对不切实际的前途和“钱途”充满向往。
无论是风险防范的能力还是对真实职场生活的认知,如果完全靠大学生通过社会历练获取,容易走不必要的弯路不说,还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高校的就业指导,就应该担负起这方面的教育职责。由此,就不能不提相关工作的跑偏,一方面,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常常是从校园走向校园,自身缺乏就业经验;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更像是成功学讲座,现身说法的往往是公认工作找得好的前辈或是已经闯出些名堂的校友。不是说“高标准”不重要,问题是所谓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而普通毕业生的酸甜苦辣才是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现实。如果不知坎坷只听“神话”,也就更容易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客观认知。
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跳板”,高校有责任协助大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而传销组织瞄准大学生、大学生容易落入骗局的现实,也对大学的择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十年前破获的案件就已证明,传销组织早就盯上了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愿十年后两名青年的悲剧能够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从而更有效地“武装”好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